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位置: 金石秀水网文学艺术网 >> 生活 >> 居民学校 >> 正文
 
【追根究底】 “阅兵”起源
 更新时间:2015-6-27 6:11:03  点击数:3334
【字体: 字体颜色

 

“化干戈为玉帛”说的就和阅兵有关

中国史书中,关于“阅兵”的最早记载,要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涂山会盟了。

《淮南子·原道训》中就说,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很高的城墙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其他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拆毁城墙,填平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邀请诸侯会盟。

据说,在大会上,禹手下的人手持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表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而前来会盟的氏族部落首领都带着玉器和丝绸一类的贵重物品,表示对禹的臣服。

涂山会盟中,尽管禹没有发一兵一卒,但他的武力展示足以威慑诸侯,从而 “化干戈为玉帛”。禹的行为,实际上也就是“阅兵”的雏形。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在孟津举行大规模的“观兵”,同时宣称伐纣,要替天行道。此后,武王亲率大军,东渡孟津,与商朝军队决战于牧野,重挫殷纣王主力部队,奠定了周朝立国的基础。

从这可以看出,此时,“观兵”作为一种检阅部队、震慑百姓或敌人的军事手段,已经开始被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使用。而所谓的“观兵”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阅兵”。

鲁桓公阅兵可能是为了取悦美女

春秋以后,关于“阅兵”的记录越来越多。

比如,在鲁国的史书《左传》中,就提到桓公六年,“秋,大阅,简车马也。”这里的“阅”是阅什么呢?《榖梁传》中给出了解释:“大阅者何?阅兵车也。”大阅,可以理解为,对军队的士兵和战车等主要作战装备的大规模检阅。

关于鲁桓公这次阅兵的目的,《榖梁传》中也给出了有趣的解释,“盖以观妇人也”。意思是说,鲁桓公阅兵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取悦他心爱的女人。

鲁桓公的妻子是文姜,她是齐国公主,在未出嫁前,和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就是后来成为齐襄公的姜诸儿有染。出嫁后,她旧情难忘,仍旧夜夜思念姜诸儿。鲁桓公很爱自己的妻子,为了取悦她,他选择一个莫名其妙的时间,来了一次“大阅”。鲁桓公这种滥用权力取悦女人的行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因此千年来一直受到诟病。

通过阅兵讨好爱人,是阅兵史上的极端案例。古时候,统治者通过阅兵,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训练军队、震慑诸侯或敌人,以利于维护统治。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 【京剧】打龙袍之包拯
  • 下一篇: 传承孝的传统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