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养奇
文 / 秦 汉
养奇刘氏,无字无号,一介书生,一校之长,一方画匠。
父为人师,底蕴丰厚,尝供职军中文书,后执法临潼高院,再入西北军政大学,生二女一男。养奇生,母恋家,父遂辞公职,居乡间,养妻小,尽孝道。父独好书,视之如命,善诗文,通字画,手不释卷,累月经年。
其母宫氏,相夫教子,农事一生。天下妇人,皆为人母,生而不育为下,养而育之为中,教而导之为上。为人母者,字可以不识,理不能不懂。养奇幼时,常蹲母侧,听故事、受教诲、启智慧,后有所成,肇始于此。慈母福薄,早已见背,哺育之恩,终身铭记。
有言曰:积德行善,报在子孙。世代蕴蓄之技艺,必当予子孙之能者中喷薄,了其夙愿,彰其光耀,兴其家业。
养奇少长,天赋即显,懵然无知,先立其志,信手涂鸦,乐在其中。刻皮影、绘脸谱、摹山水,惟妙惟肖。成年,得《怎样画速写》一书,豁然开窍,眼前景物,尽皆入画,人畜、禽鸟、树木、屋舍,瞬间即成。尝与邻人食,动辄弃碗于地,画其形状,如醉如痴。用功至此,为人称道。
自古洎今,凡胎庸才,孜孜以求者众,功成名就者寡。困厄无大碍,劳顿不足惧,慧根若在,持之以恒,殆遇天时,始足以成大器。
养奇入道,始于师承。时朱大鹏、何建农、刘合新等辈,授画业,启群智,养奇犹婴吮乳,如饥似渴,目不斜视,一心向画,茅塞顿开。明画之理,习画之技,品画之昧,登堂入室,天地豁然。后得《芥子园画谱》,如鱼得水,似虎添翼,遂作《不让苗受旱》、《我们村里饲养员》,为人首肯,赞誉四起。
让养奇小试牛刀者,为其父一尚未搁笔之作,原本狗尾续貂,未料锦上添花,邻里夸赞,业界传颂,其志弥坚,用功日甚,寒暑不辍,沉浸画境,不知肉味。转瞬已过婚龄,经人三番撺掇,五次暗探,亦是因缘,水到渠成,遂结秦晋。其妻李氏,知书识礼,郎才女貌,夫唱妇随,育二子,皆有成,祥和安稳,其乐融融。
几近不惑,养奇幸入高等学府,术业专攻,境界升华,知其一,亦知其二;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七百余日,废寝忘食,学成返乡,执教鞭、育学子,以其技善,入官府,学非所用,委曲求全,旋即离去,再操旧业。
书画之业,当甘于清贫,于清净之中悟其真谛,于无欲之处求其精髓,坦然、恬然,淡然、安然。境由我心,意归吾本。若为谋生,此路不通。偶有以之肥身者,匠气、痞气、臭气、俗气集于一身,虽钵满盆盈,然与贩夫走卒无异,欲名后世,恐亦难矣。
养奇作画,胸有成竹。其山有势,其树有形,其水有韵,其人有神。凡鸟兽、草木、人物、路径,虽风姿各异,然浑然一体,画如其人,乐在其中,言简意赅,辞达而已。
书画之道,有别于他。养奇已知天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已而耳顺,赞誉之词权作鼓舞,聒噪之声亦为鞭策,安神静心,偏居一隅,以笔墨抒胸中之意,以尺牍寄鸿鹄之志。名,命也,不名,亦命也。
活着、写着、画着、乐着,于养奇足矣。
秦 汉癸巳年素秋誌于长安 2013年10月5日
(作者:秦汉,秦汉,男,1961年7月生于陕西周至,汉族,大学文化,文学学士,中共党员。知名传记作家、剧作家、策划人。
个人简历: 1983年7月 陕西宝鸡17中学任教 教师、团委书记 1986年9月 酒泉钢铁集团公司总工会组织部 干事、副部长 1991年4月 酒泉钢铁集团公司机械制造公司 企管(计划)科长 1996年6月 山东烟台市政府社会资料所 刊物编辑(兼摄影) 1997年9月 甘肃嘉峪关公共关系有限公司 书籍、刊物主编 2002年9月 杭州宋城教育集团 刊物主编、宣传主管 福建西山教育集团 刊物主编、宣传主管 中国生产力报社山东代表处 主任兼《齐鲁文化产经》主编 2006年3月 中国生产力报社北京办事处 教育项目开发办主任 2007年11月 陕西省电影家协会 编剧、策划 《陕西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总编辑 《西部书画交流中心》网 总编辑 《名家春秋》报 总编辑 《人文和谐》杂志社 副总编辑 《中药材故事》 主讲 2012年12月 陕西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 常务副秘书长 2018年5月 陕西书画艺术协会 主席
三、联系方式 地址:陕西·西安·新城广场省政府4号楼 手机:15802946018 QQ:564779031 E-mail:qinhanjuben@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