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黄征辉】一部举重若轻的小说文本
 更新时间:2019-11-24 11:52:05  点击数:2197
【字体: 字体颜色

一部举重若轻的小说文本 
   ——读吴尔芬的《古田军鼓》

黄征辉

  古田会议,彪炳千秋。古田会议的重大意义,众所周知。

  以古田会议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数量不少,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之外,大抵是影视、戏剧作品。以小说形式反映古田会议,尝试者甚少。古田会议是一个重要的真实的历史事件,而小说,以虚构为主要创作手段。虚构与史实,政治与艺术等等,这些关系该如何把握?怎样实现红色内容与小说艺术的比较完美的结合?都是对作家驾驭这一特殊题材之功力的考量。依我看来,此中的关键是,作家如何能做到举重若轻。这般不凡的题材,选择上好的进入角度,用迂回抵近的方式呈示之,应是获取成功的重要途径。

  当得知吴尔芬创作《古田军鼓》之初,是很为他捏一把汗的。待我一口气把这部七万多字的作品读下来后,自己的担忧和疑虑便随风而去了。我觉得他做到了举重若轻。我深知他是个凡事都能显出机巧、智谋的人,在这个一般人不敢碰的大题材面前,他采取了以小见大、以侧写正的策略,达成了轻重换转、游刃自如之效果。

  吴尔芬从容地设计了一个由客家少年缘起的故事。聪慧、勇敢的少年阿响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出色的鼓手。他的阿妈是圆通大鼓乐师,阿响打鼓是跟阿妈学的。阿响的父亲旺旺赌博成瘾,不但输光了家产,还把他和阿妈出给了恶霸金大牙。金大牙把阿响当作礼物,送到汀州军阀郭凤鸣家敲木鱼。红军消灭郭凤鸣,阿响沦落匪窝,与匪窝里成为二当家的阿爸意外相遇,险些丧命。父子逃出土匪窝,几经波折投奔红军。在红军队伍里,阿爸成了一名士兵委员,阿响成为军鼓手。阿爸难忘家仇,总想消灭金大牙救出老婆仙妹,与连长产生激烈矛盾。古田会议胜利召开后,阿爸旺旺与连长的冲突得以解决,又与阿响的阿妈相见,一家人得以团聚。阿响的出色鼓声唤醒了土匪的良知,给红军带来了欢乐,帮助连长指挥战斗,并为古田会议的文艺晚会作精彩表演。红军培养了阿响,改造了他的阿爸,拯救了他的阿妈;红军帮助阿响实现了团圆梦、鼓手梦、参军梦。

  或许可以说,吴尔芬写成了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少年阿响从一个客家“细人仔”几经曲折,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清鼓手、军鼓手、红军小战士;阿响的阿爸旺旺从一个赌徒蜕变为一个红军战士;阿妈仙妹最终也脱离魔掌,加入到红军的革命工作中。一家三口都在风云激荡的年代里,经几番淬炼、战火洗礼,一道成熟起来、成长起来。尤为重要的是,这也是红军“成长”的故事。阿响他们一家见证的古田会议,给红军这支由赣入闽的革命队伍注入了军魂,从而使红军在古田面貌为之一新,重整军容向北出发后,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直至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高高升起。

  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需要小说家善于结构,善于叙述,层层递进,引人入胜。否则,故事“不成长”,不回环起伏、步步推进,何来人物的“成长”?
与他舌吐莲花的口才一样,吴尔芬在小说里继续表现了他善讲故事的能力。从我能一口气把这部作品读下来,说明他的这篇故事基本上是讲述成功了。以往他的小说,往往有一些漏洞,这里那里露出一些瑕疵。而《古田军鼓》,感觉整体的叙述酣畅流利,情节设置合理,细节描摹确切,几无疙瘩,具备了较强的可读性,想必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应当都乐于阅读。

  中外许多成功的小说,往往有自传的迹象。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入到小说中,能够做到真切自然、描绘贴合,更能够精准传递作品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祈望等等。吴尔芬有过几年的军旅生活,在部队曾经是一名军鼓手。他之所以把这部小说定名为《古田军鼓》,之所以选择从一个少年鼓手的角度进入小说的叙述,应当感激他的这一段部队历练。写小说,常常就是写自己,写自己的命运,写自己的魂灵,写自己与这个世界上各种人等的恩怨情仇。这又成为一个佐证。

  有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这个说法,我认同。文学说到底就是语言的艺术,不仅诗歌、散文要讲究语言,小说同样得十分重视语言。有些作家,讲故事的能力尚好,但看他的语言,经不住品,有的甚至枯燥无味,不知叙述为何物。在先锋派小说家那里,他们甚至认为,叙述语言本身就成为小说的内容。现在人们谈起小说,为什么总会说到沈从文、孙犁、汪曾祺、林斤澜等人?因为他们的语言功夫十分了得。他们的小说,也是诗,也是散文。《荷花淀》《受戒》等等,其语言,何其清美魅人,读来满口醇香,绕梁不绝。吴尔芬才气飘逸,他的小说语言,有自己的独特面貌,具有明显的辨识度。文如其人,他的口才与文采,形成了统一的景观。

  且看《古田军鼓》的一些小片段——

  “传说他能用鼓声跟动物交流,让吃草的牛排队,令狂吠的狗闭嘴,唤滚泥的猪回窝,请偷懒的母鸡多下蛋;

  传说他的鼓声能让沉迷赌博的人戒掉赌瘾,能够凭鼓声从土匪窝亡命逃生,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用鼓声指挥千军万马……”

  “阿响闭上眼,开始回想《春江花月夜》的曲调:夕阳下的春江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有悠悠鼓声似远似近、若有若无传来。当月上东山,倒映在江中,点点白帆从远处江面过来,江上渔舟唱晚,船桨划破水面,掀起的波涛拍打岸崖……

  一种归舟远去、悠然自怡的胸臆,逐渐填满阿响心中。”

  “这次演奏出奇地顺利,师傅没有叫一次停。阿响的鼓声流水一样,自然而然融入器乐合奏,张弛有度,抑扬顿挫,恰到好处,使得整个曲调行云流水,没有丝毫阻滞感。”

  “阿响抓起鼓槌咚咚敲起来。鼓点时快时慢,鼓声时高时低,化为欢乐的旋律。阿响敲着敲着,感觉一颗心要飘起来,忘了自己是谁,身在何处,甚至忘记自己面临生死,内心被快乐充得满满的”。

  “大汉更加来劲,长刀闪烁飞舞,虚步藏刀、弓步扎刀、仆步带刀、歇步截刀、提膝架刀、弓步砍刀、并步平斩……各种招式连绵不断,长刀在其中,裹、劈、斩、砍、撩、截、扎、挑、扫、缠,闪烁变化,炫人眼目。

  鼓声紧随刀式,铿锵激越又气势雄浑,震荡全场,烘衬得一刀一式都是遒劲有力,气吞山河。

  观众看得心神动摇,情不自禁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大汉的刀耍得更生猛了,感觉胸中有股豪气,被鼓声带动像要喷薄出来。全身血液在沸腾,每一刀挥斩出去,都有种酣畅淋漓的畅快。

  表演结束,意犹未尽的观众纷纷投钱,铜元和银毫砸得铁盘叮当乱响,堆得冒尖,中间还有三两个袁大头。阿响和大汉一鼓作气,又表演了两场,场场喝彩不断”。

  “放眼望去,白雪皑皑的山道上,红旗招展,红军队伍逶迤不绝,很是壮观。 

  阿响所在的四纵队第十支队是最后离开古田的,走乐江、莒溪,到连城、归化。至此,为了召开古田会议集结在古田、新泉一线的红四军,浩浩荡荡向江西安全转移。

  送别他们的就只有圆通大鼓和快板了,因为:

  阿响行进在红军队伍中,清鼓正式成为军鼓”。

  ——吴尔芬《古田军鼓》中的这些语言,与过去他的一些作品比较,少了俏皮、油滑,显得节制、扎实,有质感,隐隐地蕴蓄着诗的意绪。同时,不乏灵动、摇曳之姿。

  语言之美,永远值得每一个文学作者追逐毕生。

  《古田军鼓》取材于闽西地区,于地域特点、客家文化意象等,虽有所展示,但似嫌体量少了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亦偏少。增添这些方面的描写,可使小说的叙述节奏舒缓一些,张弛更加有度。譬如电影《上甘岭》,战火纷飞,中间却要来一段志愿军女战士演唱后来成为经典歌曲的《我的祖国》,这就是叙述节奏的艺术处理。再如风景描摹,有批评者说,现在的中国作家都不会写风景了。我亦有这种感觉。我们看许多外国小说,大段的风景描写,并不是多余的笔墨,作家驾驭语言的功力,于此可以窥出。

  吴尔芬是我多年深交的文友,我钦服他的才华。耕作多年,他的长、中、短篇小说创作,都果实累累。他是一个不吃皇粮的作家,既要牵挂每日里的柴米油盐,又要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其中的甘苦,养尊处优的写作者难以体味。吴尔芬毕竟经年累月地坚持下来了。

  我得说一声:兄弟,不容易,挺住!

 

  • 上一篇: 【黄征辉】月泊太平僚
  • 下一篇: 没有了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