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位置: 金石秀水网文学艺术网 >> 作者三 >> 生活的歌 >> 正文
 
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之二
 更新时间:2009-4-7 5:48:29  点击数:4771
【字体: 字体颜色

 
     (五)强化社区公共卫生监督。中心在街道办事处派驻公共卫生督导员,协助开展食品卫生监督、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等工作,推动了玉林健康社区建设。2005年,中心提供职业病体检1422人次,中小学生体检41234人次。
     二、提供“小病”医疗,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
     (一)加强业务技术培训。中心十分重视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每年轮流安排业务骨干参加全国性的学术培训,中心医务人员全部参加过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岗位培训。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帮助下,中心还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人员到四川大学的有关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
     (二)重视规范化管理。中心在继承医院管理制度优点的基础上,针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规范》、《家庭病床管理规范》、《双向转诊技术规范》、《上门访视规范》等。为规范服务和管理流程,还实行了计算机管理,医生对居民家庭和个人进行动态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通过局域网随时了解每位员工的工作情况,自动进行绩效评估。
     (三)提供价廉方便的基本医疗服务。2005年,中心出诊1028人次,为辖区居民提供了39880人次的社区门诊服务,比2004年增长21.6%,而次均门诊费用仅67.7元,显著低于本市大中型综合医院,初步做到以较为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诊疗服务,取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中心还承担了政府赋予的贫困居民社区医疗救助任务,辖区的贫困居民在中心接受“小病”医疗和政府规定的预防保健,有关费用由救助对象个人同政府的医疗救助基金按比例分担,通过中心的转诊还可以享受医院的“大病”救助。目前,辖区的低保人员、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军烈属、下岗人员全部纳入中心的健康管理范围,健康档案建立率达90%。
     三、主要经验和体会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完善政策是关键。区委、区政府连续多年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为民办实事的目标任务,形成政府领导、街办搭台、卫生主管、各方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特别是2005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卫生体系的决定》,提出政府按每个居民每年5元的标准补助社区公共卫生的政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具体落实省里的政策;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对社区预防保健实行年人均8元的财政补助政策,中心2005年得到政府专项拨款68万元,扭转以医养防的局面,调动了医务人员做好预防保健的积极性。
     (二)社区参与、共同推动是基础。中心通过社区卫生理事会定期与辖区街道办事处沟通,街道办事处经常反映居民诉求,引导中心根据居民意见不断改进服务工作,每年还投入10万元支持优抚对象的健康管理,并在入户调查和健康教育等活动中积极配合,形成共同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促进社区健康的良好格局。
 
    (三)实行人事分配改革、保持效率是途径。中心实行全员聘用制,中心主任由区卫生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任期三年;其他人员由中心主任聘用,实行系统内外招聘相结合,聘期一年。中心实行按需设岗,合同管理,双向选择,绩效考核,同工同酬,对责任心不强、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予以解聘。自2000年中心设立以来,共辞退员工9名,建立了优者进、劣者去的管理制度。中心实行岗位薪酬制,个人收入与服务效绩紧密挂钩,激发了员工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年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确实需要,真心欢迎。本次会议之后,我中心将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在政府领导和支持下,深入探索有效维护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质的运行机制,从制度上杜绝医务人员利用医患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服务过程中重治轻防、诱导需求、过度医疗、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的行为,做维护居民健康、促进卫生公平的忠诚卫士,做真正的公共服务提供者,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 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之三
  • 下一篇: 马振东绢人人物作品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