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五百行长篇古体组诗《楚歌》
楚歌
(一)
夜读春秋寻大义,② 醉向伯牙觅知己,③ 心怀李白笑孔丘,④ 顶礼文公求正气,⑤ 辞慕屈子追司马,⑥ 武尊卫青霍骠骑。⑦ 莫说唐宗怜宋祖, 野草斜阳奈何兮! 五千年来日月明, 大江东去长空碧!
①“楚歌”一词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由此楚歌也是汉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名,与汉乐府横吹曲、鼓吹曲等其他形式并称,主要是用于歌唱。
②《孟子•滕文公》:“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史记•孔子世家》:“《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春秋大义”是儒家的一种最高的政治伦理标准。
③本句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知音的典故。钟子期是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在汉阳江口,遇风浪,于是停泊在一座小山下,伯牙雅兴大发,开始弹琴。钟子期正在砍柴,听到伯牙的琴声,击节叹赏。伯牙引为知己,相约第二年再来此地相聚。但是第二年伯牙再来的时候,听说钟子期已死,于是伯牙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
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此诗用《论语》之典“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楚狂人是一个隐士,讥笑孔子的入世思想,李白即是此意。
⑤文公:即文天祥。文天祥是江西吉安人,基本上也可以算楚人。
⑥屈子:即屈原。两司马:即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家司马迁。司马相如有《子虚上林赋》,极力铺陈楚国云梦泽的壮丽。
⑦“武尊卫青霍骠骑”这是柳忠秧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即在文治天下的时候,不能放弃武功。诗人用汉代卫青、霍去病驱逐匈奴的典故告诉我们,一个和谐的国家必然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请看连载《楚歌》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