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龙诗章  题记:在古代“君王”独霸之前,龙为华夏民族人人礼敬的图腾。我中华民族,千万年顶礼神龙,千百代薪火相传:炎黄子孙高昂着喜玛拉雅山这最高贵的龙头,让生生不息的血脉,化成黄河,汇成长江,书写着人类历史上悲壮而华美的史诗篇章!当世龙年,风涌万象;大好河山,风云激荡。今有荆楚游子,当世柳郎,继往开来,沥血悲歌,慷慨吟唱,为全球中华儿女奉上一曲《神龙诗章》。  (一)  神龙开基兮,五帝三皇①  伏羲女娲兮,一元鼎创  桥山龙驭兮,轩辕圣昌②  神龙附体兮,神孕太阳  大禹治水兮,神龟瑞祥  汤武革命兮,顺应上苍③  礼乐兴周兮,灵龙天降  一统江山兮,千古始皇  大风歌起兮,真龙刘邦  ① 五帝三皇:是传说中上古时期中国的帝王。《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认为“三皇”应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史记•五帝本纪》认为“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② 龙驭桥山:桥山位于陕西省黄陵县西北,传说中为黄帝的葬处。《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传说中黄帝就是在桥山驾龙升天的。后世在桥山建有黄帝陵,明嘉靖十五年黄帝陵有碑刻“桥山龙驭”。 轩辕,即黄帝。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③ 语出《易•革•彖辞》:“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二)  光武复国兮,君临八方①  魏武扬鞭兮,气吞海沧②  三国归晋兮,龙起豫章  繁荣强盛兮,杨坚开疆  独领风骚兮,伟哉大唐  武周开国兮,则天凤翔③  宋祖文治兮,龙鼎汴梁  光复汉祚兮,英武元璋  龙兴华夏兮,首义武昌  ① 光武:即光武帝刘秀。刘秀(前 5 年—57 年),南阳蔡阳 ( 今湖北枣阳 ) 人,公  元 25 年,刘秀于河北登基称帝,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刘秀即为光武帝。  ② 魏武扬鞭:语出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③ 则天:即武则天。她建立了武周政权。 
     (三)  神龙应天兮,地老天黄  黄龙御驾兮,日月齐昌  赤龙登天兮,白日升光①  金龙起舞兮,寰宇平康  白龙矫健兮,风骨堂堂  飞龙在天兮,圣哉洋洋②  玉龙出世兮,天下煌煌  元龙高卧兮,仙逸豪放③  诗龙风流兮,当世柳郎  ① 本句语出李白《朱虚侯赞》:“赤龙登天,白日升光。”  ② 飞龙在天:语出《易·乾》:“九五 , 飞龙在天 , 利见大人。”  ③ 元龙高卧:用三国时陈登典。陈登,字元龙。来客人拜访他,他自己睡大床,不  怎么理会客人。陈寿《三国志·魏书·陈登传》:“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  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 
     (四)  龙通天地兮,源远流长  龙聚意气兮,溢彩流光  龙智天下兮,亦柔亦刚  龙秉大道兮,功泽无量  龙潜渊海兮,威镇大洋①  龙韬虎略兮,龙威九苍  龙德在田兮,恩德厚广②  龙启百业兮,兴国安邦  龙行天下兮,九州盛昌  ① 龙潜渊海:化用《易·乾》:“ 初九:潜龙,勿用……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② 龙德在田:语本《易·乾》:“‘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五)  岁月深沉兮,虎卧龙藏  风起云涌兮,虎步龙骧  蛟龙出海兮,神采飞扬  龙飞凤舞兮,龙凤呈祥  龙章凤姿兮,五彩华芳①  龙举云兴兮,龙神马壮  禅世雕龙兮,锦绣华章②  黄龙戏水兮,丹凤朝阳  一世龙门兮,万代景仰③  ① 龙章凤姿:即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人的风采出众。语出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刘孝标注:“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② 禅世雕龙:指文章世代相传。语出南朝范晔《后汉书•崔骃传赞》:“崔为文宗,世禅雕龙。”  ③ 龙门:后汉时李膺在士林很有影响,后起的文人登门拜访他,称之登龙门。一世龙门:语出《晋书•王衍传》:“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 
     (六)  龙生九子兮,九子流芳①  鱼跃龙门兮,凤翥龙翔  龙驰虎骤兮,逐鹿疆场  龙马精神兮,英雄傲狂  龙吟虎啸兮,我武唯扬  云起龙骧兮,龙旗阳阳  痛饮黄龙兮,开怀欢畅②  虎踞龙盘兮,宏脉雄煌  仁者无敌兮,龙仁四方③  ① 龙生九子:一种传统的说法。在明代的一些笔记中,有很多记载。如明代徐应秋《玉芝堂谈荟•龙生九子》:“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这九子分别是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屃、狴犴、负屃、螭吻。  ② 痛饮黄龙:“黄龙”不是酒的名称,而是金人的都城黄龙府。“痛饮黄龙”语出《宋史•岳飞传》:“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  ③ 仁者无敌: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七)  龙圣天下兮,亘古以降  龙兴神州兮,昆仑莽莽  龙饮渭水兮,大河汤汤  龙门山开兮,龙踞洛阳①  葱葱秦岭兮,巍巍太行  幽幽贺兰兮,阴山苍苍  长白郁郁兮,黑龙茫茫  泰山独尊兮,群岳之长  万山来朝兮,玄天武当  ① 龙门: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 10 公里。古称伊阙,隋炀帝都洛阳,伊阙正对皇宫正  大门,故而改称“龙门”。民间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  为龙,唯鲤或然。”       (八)  歼胡马扬国威,龙城飞将①  白村江战东瀛,强国大唐②  邓芝龙击倭贼,殉国海疆③  郑成功复台湾,华夏荣光  冯子材败法军,捍卫边防  鉴湖侠龙泉鸣,女儿悲壮④  远征军杀日寇,血染沙场  李小龙兴王道,宏德泱泱  东方龙南海剑,驱盗屠狼  ① 本句化用王昌龄《出塞二首》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② 白村江战东瀛:指白江口之战,亦称白村江之战,指的是公元 663 年 8 月,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水战。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数万日军被杀或溺死。白江村一战,唐军获胜,重创日本,日本从此开始向唐朝学习。  ③ 邓芝龙为抗击日本的明朝将领。万历二十六年(1598 年),明朝水军都督陈磷、副将邓芝龙与朝鲜海军名将李舜臣率 800 艘战船组成的联合舰队, 500 艘战船组成的日与本舰队决战,将日本舰队击溃,而邓芝龙也壮烈殉国。  ④ 鉴湖侠:指秋瑾。秋瑾 (1875 年—1907 年 ) ,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是近代著名的革命家。 
     (九)  中国人神州龙,天纵无上  包龙图包青天,无欲则刚  岳武穆驾长车,江山北望①  关云长青龙刀,忠勇无双  诸葛亮隆中对,龙卧襄阳  屈大夫愤离骚,龙舟绝唱②  李伯阳无为治,道德淳昌③  孔夫子圣天下,儒泽无疆  十四亿中华龙,乘风破浪  ① 岳武穆:指岳飞。  ② 屈大夫愤离骚:指屈原忧愤,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③ 李伯阳:指老子。老子,名李耳,字伯阳。     (十)  龙开眼天明地亮,万丈光芒  龙抬头仰天长啸,春声高亢①  告别了千年沉睡,龙吟浩荡  饱含了两行热泪,黄河长江②  凝聚了血脉精气,伟岸阳刚  延续了文明香火,灿烂辉煌  魂牵了百族万代,精魂沧浪  开辟了大好河山,华照吾邦  纵横于星宇长空,情动碧苍  ① 龙抬头:语出民间谚语“二月二,龙抬头”。诗句描述了中国龙从沉睡中睁眼、  抬头的景象,具有象征意味。  ② 本句想象奇特,将长江黄河比喻为中国龙的两行热泪。 
 
  (十一)  统摄着天地五界,众神之长①  镇抚着虎豹豺狼,生灵之王  仰望您一飞冲天,青云直上  传颂您万古神奇,龙圣天疆  崇敬您狂放威武,华美雄壮  弘扬您忠孝仁义,君子坦荡  赋一首东风化雨,爱泽九荒②  歌一阕龙巡天下,韶音高唱  唱一曲神龙神韵,日出东方  ① 五界:泛指天、地、人、神等各界。  ② 九荒:意思接近八荒,指九州的极远之地。清黄景仁《登衡山看日出用韩韵》:  “九荒八极荡无翳,照我一寸披丹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