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哥, 你好! ——为淇县外出务工党员驻京党工委书记刘文友而作 作者:王金萍 那是一个寒冬 冰封大地 雾锁云天 你怀揣梦想 背井离乡 单身匹马闯京城 一把焊枪奔小康 这是一个神话 这是一段美谈 因为你身上只有几十元钱 而这些也是你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全部家产
在京城要闯出一片天 何其难 何其难啊! 披星戴月 风餐露宿 心血汗水 举步维艰 诚信动人 技术领先 在委屈中沉思 在泥泞中蹒跚 在执着中追求 在开创中向前 理想的大厦在一砖一瓦中垒砌 丰硕的果实在一点一滴中成全
那是一个春天 杨柳吐青 百花灿烂 你却在精心绸缪着一个宏愿 成立外出务工党工委 成立外出务工服务站 展现一名党员的风采 彰显一名党员的内涵 让务工党员有一个家 使务工人员感受到暖
你的友谊汽修厂 你的世纪大酒店 你的商贸中心 你的小区楼盘 都成了家乡人进京创业的乐园 你用一颗火热的心 你用一份恋乡的情 让失败者看到希望 让创业者悟到历练 让迷茫者充满自信 让奋斗者重振起点
刘哥 你好 你好 刘哥 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出自肺腑 他们的每一个赞都来自心田
岁月如梭 光阴似箭 收获在日夜积累 价值在岁月体现 你是家乡人的精神丰碑 你是务工者的信仰标杆
新时代 新思想 新征程 你把心愿更加圆满 你把目光放得更远 悠悠乡愁 桑梓情深 眷恋故土 回归金雁
在北京和故乡之间 你用妙手丹心 真挚情感 你用反哺报恩 践行誓言 为家乡的美好和明天 描绘更加绚丽多彩的画卷
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王金萍
历史的史册上,渑池 留下了他永不磨灭的印记 从1938年11月到1939年1月 这短暂的两个月时间 化名胡服,刘少奇 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之后 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便在海露街澹宁居降生 于是,豫西兵站开始传递 这信仰的火种 从一面影竖立的壁墙上,一点点燃起 把所有迷蒙的心灵 照亮
观《仰韶文化博物馆》有感 王金萍
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的考古 吸引了无数目光 一地出土文物,用碎片 把我国远古文化遗存确认 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 在仰韶村,找到了源头 一个专题博物馆 如无声的激流 满载仰韶文化的历史和辉煌 一路纵横 向前
陶器制造、纺织做衣、绘画雕塑、文字、历法、宫室营建 这些先民们生活和劳动的工具,在仰韶文化遗址上 晒 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以及精美的彩陶 这些才是仰韶文化最独具特色的样貌 她公示着华夏民族“当年”,在黄河流域 发迹
简介:王金萍,女,在淇县广播电视台工作,副台长,主任编辑,爱好写作,先后在国家、省、市多家媒体发表新闻、专题、诗歌、散文800余篇(首),其中80多篇(首)在国家、省、市获奖,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