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李荣国】此情温暖人间
 更新时间:2018-4-15 20:26:14  点击数:3999
【字体: 字体颜色

  此情温暖人间

  ——追思余群华大姐

  李荣国

  仲春时节,草长莺飞。西安市霸桥区五环中学校园里,松柏葱翠,杨柳依依。一场神圣致远的追思会即将举行。

  阶梯室教室内布置得庄严肃穆,主席台上投影屏幕映现出余群华大姐慈祥温婉的彩色遗像。两边摆放着由师生和亲友们送来的花篮。屏幕上方“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八个大字的横幅赫然醒目。由此可见,主办方五环中学对次此追思会的高度重视与精心准备。

  上午十点半,追思会开始,学校领导首先介绍了余群华大姐的生平。当群华大姐的丈夫——李斌利仁兄和李雁华侄女先后发言时,父女俩均泪流满面,几次抽搐失声,硬撑着把悼文读完。坐无虚席的人群中,不少人悄悄抹泪,强忍着悲痛,用纸巾或手娟擦拭着夺眶而出的热泪。

  半个月前,我给久违的李斌利仁兄打电话问候时,他这才告诉我说群华大姐去年底已病逝了。当我得知这一突如其来的恶噩,立马感到头皮发麻,内心发颤。这怎么可能呀?!我们才一年多未见,好端端、活生生的贤德大姐,咋能说走就走了呢?尤其是他说到,依照群华大姐的遗嘱,已将她的遗体捐献了啊,我更感到心灵的震撼!

  回想起三十年前,我从野战军辗转调到分部机关,在一次党代会上认识了热情开朗、朴实耿直的李斌利大哥。一来二去,我俩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那时,群华大姐刚从临潼县晏寨中学调到西安纺织城国棉五厂子弟中学任教。如今,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头一次在他们家里见到群华大姐时情景。她衣着朴素、眉清目秀、面相和善、体态端庄,举止言谈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形象。当时腼腆乖巧、天真可爱的独生女小雁华才五六岁。这些仿佛像昨天的事情一样啊!

  群华大姐先后在学校担任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等学科教学工作,她真正是把教育当事业来干的教师,热爱本职、以身作则、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干工作,服从组织分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忘初心、坚守本份、关爱学生、和蔼可亲,深受学生爱戴。

  在她眼里,每位学生都是可爱的。平日里,她对学生总是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使他们从内心深处真切感受到了慈母般的关爱与呵护。尤其是她严于律已、治学严谨的教德教风,更令人钦佩。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她家住在北郊凤城八路附近,学校却在东郊纺织城。她不畏严寒酷暑,一年四季,总是早出晚归,始终如一。为了不耽误上课,她每天清晨五点多起床,匆匆吃些早点,就出门赶第一趟共交车,坚持按时到校,并以饱满的热情与爱心投入工作。她课前准备细心周密、一丝不苟。每次上课都穿着很整洁合体的衣服,为人师表,把自己最好的精神风貌展现给学生。在生物学课组,她是大家公认的学科带头人。由于她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方法灵活,课堂生动有趣,并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和学生一起栽花种树,引导学生观察动植物生长变化,将课本知识与实际运用有机结合,她的教学法深受学生的喜欢和好评,从而在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前些年,群华大姐退休后,闲不住的她在照顾好两位老人的同时,便利用家住最高一层的便利,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余热,捡来盆盆罐罐和旧木箱,装上肥土。在楼顶养花种菜,辛勤劳作,乐此不疲。到了节假日,勤劳恳干的斌利大哥就成了她的得力干将与帮手。他时而培土施肥,时而修剪浇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她俩共同的劳作和精心侍弄下,空中碧绿滴翠的平台上,花香果丰,林廊满目,郁郁葱葱,姹紫嫣红。同时,群华大姐总要把新鲜的蔬菜和成熟的瓜果赠送给邻居和友人。看着大伙高兴地分享着他们的劳动成果,她就觉得非常开心,也充满了成就感。她崇尚自然,珍爱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时光如梭,一晃群华姐与斌利兄相知相伴整整三十六年。她相夫教女、孝敬老人、善待亲友、克勤克俭、任劳任怨,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与点赞。特别是她对独生女儿李雁华从小严格的培育与管教,使女儿从小养成了勤学礼貌、艰苦朴素、自立自强的良好习惯和品格。

  曾记得那年我们得知雁华考上大学的喜讯后,大家都觉得非常高兴,好多战友同事都纷纷前来道喜祝贺时,他们夫妻俩却显得格外平静与从容。领谢了大家的好意,坚持拒收礼金和礼物。当时斌利兄还是我们军校的领导干部(后来他转业到陕西省高级法院任工会主席),为了锻炼锻炼女儿的独立生存能力,他从不动用公车。就连女儿去大学报名的火车票,也让娃搭公交车自己到车站排队去买。女儿乘车去学校报到那天,他们夫妇俩只约上我和另外一位好友,在附近一家小餐馆同女儿一起,非要坚持五人四菜一汤一主食,小范围低调聚餐算是为女儿送行。随后,女儿便孤身一人带着行李从西安前往首都北京去上学!

  能吃苦的孩子大有作为。争气的雁华没有辜负父母和亲友的厚望,刻苦努力,在北京交通大学本硕连读,学业有成,毕业后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

  平日里,面相平和的群华姐内心却常有犀利超脱的想法。即便是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奢靡之风盛行的那些年,群华姐和斌利兄逆朝流而动,反对铺张浪费。女儿结婚时,仍然坚持一切从简、不讲排场、不办诞席的原则。一对新人领了结婚证,只是双方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个祝福团圆的饭,没有声张打搅其他人。而周围的同事、亲友都知晓,二十多年来,李斌利仁兄作为乐观资深的司仪,可是为战友亲朋的子女,热情尽义务主持了上百场婚礼呐!我的大儿子的婚礼就是他给主持的。其实那天正巧也是他大舅子的宝贝女儿举办婚礼的大好日子,但因为他事先应承了我儿子的婚事。一诺千金的他毫不含糊,硬是坚持按时按点前来组织主持。我还记得很清楚,二十六年前的那个初秋,当斌利大哥得知我考入军艺深造的消息后,他热情张罗着,在我临出发的头一天,硬是邀约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聚餐祝贺,随后又主动挑头专门到歌厅放歌欢送……

  面对人世间相对浮躁、相对势利的现实生活,由于人生价值观的扭曲,社会上那些见利忘义、贪婪自私的害群之马污染着不同行业的风气。而群华大姐和斌利大哥可真算得上一对睿智超越、品德高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乐于奉献的黄金搭挡。他们为这个社会贡献着正能量。群华大姐虽然逝去,但留下了持久弥新的清风正气。

  去年群华大姐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不久人世的消息后,鼓足勇气,毅然决然地作出了捐献角膜和遗体的决定,并且要求斌利兄先为她保密,以确保愿望顺利实施。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群华大姐走完了她平凡又伟大的人生历程,享年六十三岁。依照她生前的遗愿,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先后将自己的眼角膜和遗体,捐献给了西安眼库和西安交大医学院。很快,陕西乾县一位六十一岁的女性和甘肃庆阳一位六十三岁的男性,被成功地进行了眼角膜移植手术,受益者均已重见光明。她的遗体已供医学教学研究。

  爱心与行动,真情满乾坤。难能可贵的是,群华大姐和斌利大哥这一对情投意合、同甘共苦的知心伴侣,经过深思熟虑,俩人在相伴最后一个月的时段里,李斌利仁兄坚持妇唱夫随、同心同德,也果然决定将自己的眼角膜和遗体捐献给医疗机构,造福他人。

  心与心相连,手与手相牵。在那个雪花飞舞的中午,当斌利大哥握着群华大姐的手,终于说出自己的这一决定时,群华大姐激动地流着热泪,点头微笑。此时此刻,她也许觉得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升华的归宿。于是,她用柔弱的声音说了声:“谢谢您!”

  总有一种忠贞叫接续,总有一种深情叫坚守。斌利大哥把自己对群华大姐深深的爱,体现在共同的理解支持与付出上。动情时最美,真心给不累。此情此景,这俩位同甘共苦、生离死别的夫妻,真可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在群华大姐追思会的现场,斌利大哥当场与西安眼库和西安交大医学院签署了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协议书。以此表达对爱妻的追随与怀念。此举又为群华大姐增添了另一道光彩多目的圣洁光圈,着实弥足珍贵、令人赞叹!

  诚如斌利大哥当天晚上给我回复微信所说的:“我们在回忆自已的一生时,感动我们的,让我们欣慰的,并不是全部,而是自己或他人某个特别的阶段。让阶段的爱与美永存,这才是人世间的大美,也是我们人生的精神支柱和一生追求的意义!”

  是的,生命因不断追求和超越自我而完美。余群华大姐和李斌利大哥,正是以自己的行动和真情,展现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最高境界和人生价值。夫妻看似虽天人永隔,却能息息相通,心意相合。他们才是一对问心无愧、无私奉献的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楷模和榜样!

  作者:李荣国  陕西作家协会第五、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摄影师 

  通联:西安碑林区红缨花路49号红缨花园  邮编:710068

  

  • 上一篇: 【李荣国】文学依然神圣
  • 下一篇: 【李荣国】柿红梨紫满山熟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