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猪年说猪 周阳生
[题记]晨起漱毕,吾雅坐爱莲堂,夫人盛上一碗杂粮米糊和一笼小猪造型的枣馅馍头,可爱的小猪,红豆作睛,白杏塑拱,八豕围坐,憨态弄春。 古人云:"猪入门,百福臻。"猪的历史可追溯至6500万年前,现代生物学家命名为"巨猪"。可见猪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久远得多。现在饲养的家猪,其祖先也可以追溯到100万年前的野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距今7000~6500年前,河姆渡文化有猪纹陶钵。距今5500年前的内蒙、辽宁红山文化和安徽凌家滩文化均有玉猪龙和玉猪出土。还有商代的青铜《豕尊》,元代的黑陶《卧猪》,清代圆明园的猪首铜像等等,可见猪在古代地位可圈可点。 猪的文化与家的文化,紧密相连,古人视猪为财富,故"宀下有亥″方为"家",是为猪兆财富也。 汉语之"封豕(豨)",又指星宿之"奎宿",司掌雨水与沟溪,是谓猪兆雨水也。 "猪与"朱"谐音,唐人科举中进士,都要到大雁塔下,用朱笔题名。是谓猪兆吉祥也。 猪蹄,谐音"主题",仕人祈望所习巧合科举主题乃为幸运,所以古人爱用"红烧猪蹄"为考生送行添幸。是为猪蹄溢幸也。 吾早餐完毕,品茗吐雾,忆猪之文化,诗心又痒,故七律记趣。
八豕闹春跃紫云, 花瓯香糁依莲影。 晨餐不见面鱼游, 却有彤猪邀皎杏。 月岛天蓬佛域求, 红山化羽东方颖。 仕人雁塔笔朱镌, 金榜题名蹄溢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