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暮秋吟》 一一和唐代元稹《赋得九月尽》 诗/周阳生 画/乔木
闲读唐代元稹《赋得九月尽》诗云:
霜降三旬后, 蓂余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 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 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 休咏赋中愁。
诗中"蓂",为"蓂荚"草名。"琯"同"管",为玉制乐器。 元稹与白居易齐名,史称"元白"自创"元和体",提倡"新乐府运动"。《唐音审体》卷一五云:"要之,元白绝唱,乐府歌行第一;长韵律诗次之;七言四韵又其次也。"此评可见元稹在唐诗中的地位。可他生性耿直,不为帝宠,一生四次被贬,惟有以诗排忧。 元稹这首诗,虽然注释鲜见,但从诗中"落日"、"凉魄"、"残钩"、"移琯",不难看出诗人的悲凉。他借"潘安"之事,述己被贬之愁。 又见一叶禅师乔木禅画唐代戎昱《戏题秋月》诗境,戎诗云:
秋宵月色胜春宵, 万里天涯静寂廖。 近来数夜飞霜重, 只畏娑婆树叶凋。
诗人戎昱见飞霜凝重,叹月中叶凋。诗境与元稹异曲同工。 吾借邑景,遐思而和《暮秋吟》:
霜降换枫妆, 露滋繁蕊香。 风寒莲影歇, 雨冷苇芦黄。 排雁向南去, 鹤群回故乡。 渊明花下醉, 梦断菊衰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