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罗培永】悟性与反例,思维之双重锤炼
 更新时间:2025-1-21 11:13:50  点击数:177
【字体: 字体颜色

  悟性与反例,思维之双重锤炼 
     一罗培永

  悟性者,灵犀之妙悟,心智之慧光也。仿若九霄之逸电,瞬破幽冥之黯;恰似深谷之清泉,遽穿磐石之坚。其于知识之瀚海,能拨繁芜而见真章,察幽微以通玄奥。

  古之贤达,皆恃悟性而有卓绝之功。如庄周梦蝶,悟物化之理,遂成齐物之论,逍遥于天地之间,心游万仞,思接千古;又如达摩面壁,悟禅机之妙,始创禅宗一脉,传法于东土之邦,灯灯相续,慧焰长明。此皆悟性使然,得以洞彻世间至理,超迈尘俗之囿。

  悟性之功,在能速通知识之脉络。遇新学之域,可凭灵觉而晓其大略,援旧识以贯其精微。仿若良医诊病,望闻问切之间,已明症候之所在;又如能匠制器,斧凿绳墨之下,便成巧构之雏形。是故悟性高者,学途畅达,进境如飞,常能于众人懵懂之际,先觉先行,占尽先机。

  悟性虽妙,若独倚之而无他辅,亦恐有失偏颇。此则反例之功不可没也。反例者,逆常道之殊例,悖通说之异闻也。恰似霜剑之破春温,醒人迷梦;又如暮鼓之惊晓雀,振我昏聩。

  诸学之林,反例之效彰然可见。于数学之域,有猜想纷纭,似已近真理之畔,然一遇反例,则大厦倾颓,前论尽废。昔有费马数之猜,初视之似无懈可击,众人皆信其然,及后寻得反例,方知其谬,遂促数学之士重审数性,探赜索隐,学问因之益精。在物理之界,理论层出,或以为可赅括万象,逮逢反例,则须改弦更张,另觅新途。如以太之说,盛行一时,以为光传之介质,及迈克耳孙 - 莫雷实验出反例,破此旧说,启科学之新章,光量子论等乃得萌生。

  生活之中,反例亦多能警人。常闻“有志者事竟成”,人皆以此励志,然世间有志而未竟成者,不可胜数。观夫苏秦,悬梁刺股,志在功名,初时屡遭挫折,未得显达,此即反例也,使吾人知有志之外,尚需时运、才略等诸多因素相佐,方能成其大事。又如“好人有好报”之说,人咸信之,然亦有善者蒙冤,恶者逍遥之例,此则促吾人深思,报施之理非止一端,道德与律法当并施,方得社会之公正。

  悟性与反例,实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悟性如舟楫,渡吾人于知识之江河,速达彼岸;反例则如舟师之慧眼,察暗礁于波底,免使倾覆。悟性启人以先见之明,反例纠人于偏颇之误。

  善用悟性与反例,于求知之途畅行无碍,于生活之域明智抉择,庶几可追古贤之踪,成己身之德业也。有诗记之:


悟性如光破雾茫
灵犀一点启心堂
能通奥理寻真意
可解玄思见慧芒
但倚孤聪多有失
还凭反例细参详
知非鉴误征程正
学路漫漫韵里藏

 

  • 上一篇: 【罗培永】火车盒饭之叹
  • 下一篇: 【罗培永】感恩节有感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