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往来礼金越来越厚。近年来农民往来礼金在突飞猛进,直系亲戚的送礼由过去的几十元,发展到现在的100元至500元不等,朋友熟人、街坊邻居的送礼由过去的10元上升到40元至200元不等,同时,礼金的多少也沦为衡量感情厚薄、关系深浅的砝码。人情愈来愈重,烟酒的档次越来越高,宴席愈来愈好,攀比之风愈来愈甚。
三是随礼的范围越来越大。人情往来由原来的自然村、亲朋好友向外延伸,人情圈中出现了不少一般关系或较远关系者。所有的人情礼都是要偿还的,人情往来的范围越大,意味着背负的人情债就越多。
四是送礼频率越来越高。人们送礼的周期缩短,频率加快。农户几乎每月都会有2—3次的人情往来礼金支出,一般农户每年礼金500—1200元。
这种目繁多、居高不下、愈演愈烈的人情消费不仅加重了农民经济和精神负担,也污染了社会风气,影响了农民正常生产和生活。因此,下决心狠杀“人情风”,把农民从过重的“人情”负担中解脱出来,已刻不容缓。
据调查分析,当前农村人情礼俗畸形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是近年来随礼上升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改善,农民生活的地理空间扩大,交际的范围变广,活动增多,新的随礼项目随之出现。
其次是攀比心理是造成农村人情消费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当前不少村民总认为人情关系的冷暖、感情的厚薄是以相互往来的频繁程度以及礼金赠送的多少来衡量的,有的村民看病打针吃药没钱,但遇到事情却东挪西借去随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