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闲情偶寄
花香藕
清人李渔曾经说过,这莲藕有诸多妙处的,不单单“可目”、“可鼻”,更“可人之口”。这儿的“可人之口”,尽管是包括那亭亭俏立的莲蓬,但更多的成份当是归于那莲之根——藕。
比起荷叶、莲花,甚至是那莲蓬,这藕可就有点少人怜爱了。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入诗入词可谓多也,更有莲谐怜音,让人心生爱怜之心,给人遐想。可关乎藕,那又是另外一种境况了。眼下,就我的学识所能找出有关写藕的名家,也就是韩愈的“冷化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还有杨万里的“荷衣芰制雪为容,家住云烟太华峰。外面看来真璞玉,胸中雕出许玲珑。”仅此而已了。
其实,藕是日常生活中一道重要的菜蔬,其味甘平无毒,消食解渴,散血生肌,既可熟食,也可生食。扬州紧邻宝应,也算得上是荷藕之乡,民间食藕之风很盛,除了通常的炒、拌之外,我还见过扬州人以茶米灌入藕孔,掺糖煮食的。
每年的六月初,荷花初展,淤泥中的藕也便长成形了,只是这时节的藕还没有完全长好,让藕早上市是有些屈才的,但就有人要尝个新鲜,这时节上市的藕也是能卖个好价钱。因正是荷花开放之际,人们常称这时上市的藕叫花香藕,听听这名字,携着花香呢,吊人胃口吧?多掏点碎银子,心里想着值呢。
藕身多孔,在我老家一些老人常把它叫作“聪明菜”,在酒席上,一般都有这道菜,老人每每喜欢夹片藕给桌上的小孩子,说吃片藕,可以长心眼呢。常见的藕是有七孔的,只有湖北孝感出产的有九孔,特显玲珑。而据《清异录》记载,宋时北方有藕,是三孔的,味道极佳,估计这样的品种到今天早已灭绝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世人都有藕断丝连的说法,可是,据传说安徽合肥包公祠原先是包拯幼时读书的地方,那地方出产的藕断而无丝,所以后来就出了个铁面无私的包青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