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真情旖旎
在众多的菌类菜中,蘑菇是比较受人们欢迎的。其形可爱,其味可口,炒菜、做汤、凉拌都好。最有意思的是在吃火锅的时候,丢些许蘑菇入锅,小蘑菇随着滚烫的汤水上窜下沉,不要说是小孩子,就是大人也都愿意去捞。
最早知道蘑菇是源于一首歌,名字叫《采蘑菇的小姑娘》:“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她采的蘑菇最多,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她采的蘑菇最大,大得像那小伞装满筐……”听这首歌的时候,我还是乡间的少年,还没有见过蘑菇的模样呢,但从歌词中可以体会到,那小蘑菇一定是伞状的。
后来到了城里,总算见着蘑菇了,那是在农贸市场。在农贸市场里出售的不是采蘑菇的小姑娘采来的野生蘑菇,是人工培植的产品。不错,蘑菇真的是小伞样的,雪一样的白。但我总觉得那种白有点不真切,没有雪的晶莹、明亮,没有乡间槐花的自然、纯洁。总觉得蘑菇身上的白是一种惨白,有点不能让人接受。经过打听才知道,菌房里长出来的蘑菇根本不是这个样子。拿到市场上出售的蘑菇是经过一道漂白程序的,就是将新采下的蘑菇放到掺有两种化学药剂的水里浸泡一段时间,漂出惨白的模样来,然后才拿到市场销售,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我常常会想,才从菌房里采下的蘑菇该是个什么样子呢?
终于有一天,我看到了原色的蘑菇,也是在农贸市场,那是一位菇农从菌房里直接采了来的。我看到的蘑菇真不是那种惨白颜色,尽管白是它的真色,但那种白还是会给人脏的感觉,就像一个纯白的棉布洋娃娃,一不小心被扔到土堆里,又滚了两个滚儿,身上就有点儿灰头土脑了。它的根部尚没有被收拾干净,还沾连些泥土。那土香就会让你想到原野,想到那一望无际的绿。菇农说,这是真正的原色蘑菇,没有加漂白粉,没有被污染,是绿色食品呢。
可是我发现原色的蘑菇并不怎么受欢迎,只是看者多、购买者少。也难怪,长期以来,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蘑菇的那种纯白,对于这丑小鸭般的原色蘑菇好像一时还不能接受。
透过原色蘑菇在农贸市场的遭遇,不由地让我想到眼下食品市场的现状,也不能怪那些增白剂、催红素大行其道,那些被涂脂抹粉的食品是有着非常广的市场的,只有人们不去追求食品表面的光鲜,那些添加剂才不会被利用,人们的食品安全才更能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