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季我们北方大部分时间被阴霾所笼罩,空气污染严重。人们谈霾色变,出门便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唯恐被霾所伤害。有的地方甚至将冬季生产的畸形婴儿以及人们因病死亡的账也算在阴霾头上。
然而,当北方被阴霾笼罩的季节,我国南方却仍然是清风明月蓝天白云。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是每到冬季北方气候寒冷树木卸去盛装、花草枯萎,地面没有了调节和净化空气的物质所致。落叶乔木秋季在最低温度5℃左右,开始落叶;低温0℃左右开始休眠。落叶的目的就是减少蒸腾。保持水分,把营养保留起来留作来年发芽长叶。树木的叶子落了,没有了遮风和净化空气的物质,空气自然就不好了。
北方的这种气候现象是自然环境必然表现,自古有之,不足为奇。
过去,北方冬季采暖普遍烧柴烧煤,家家户户生炉子,大小单位烧锅炉,整个冬天村村寨寨烟雾缭绕,城镇上空狼烟升腾。阴霾污染被现在要严重得多,人们在户外转一圈回来鼻子就成了黑洞,用毛巾或手纸一沾就是两个黑圈,大家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只是近些年,坏境保护与国际接轨了方才引起了重视。但是要想把北方的冬季气候改变的跟南方一样,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各种治理阴霾的举措只能起到缓解污染,而不可能彻底根绝,这是因为缺乏自然调解气候的条件。人为因素只能缓解不能根治。
小时候上小学,课文里有一篇介绍前苏联植物学家米丘林的文章,让我对树木花草的好处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的自然课使我知道了种树的更多好处,就是树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给人的生活提供水果、建材,更重要的是可以净化空气,有益于人们的健康。
树的主要作用是洁净空气、消除噪声.研究表明,森林的空气洁净作用主要包括对空气中各种尘埃的过滤、吸收和对有毒气体的净化两方面。森林中树木的枝干、叶片,大量吸附尘粒,能使空气中的飘尘减少50%以上,是庞大的天然“吸尘器”。 白天的时候树木花草的叶子会吸入二氧化碳然后和水等东西化合,最后呼出氧气。二氧化碳少了,氧气多了,空气自然就好了。有人计算1公顷树林每小时能吸收200人一天吐出的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吸收、处理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氧气。树木的叶子还能大量吸收、处理二氧化碳、氟化氢、氮气等有害气体。树木的分泌物能杀死细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气中有3,4万个细菌,森林里只有300-400个。树可以减低温度和提高湿度。30度气温可以降到二十几度左右。树还可消除噪音,树通过繁茂的树叶减弱、消散声波,能消除或大大改善由于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中所产生的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各种病症。
难怪俄罗斯的绿化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80%以上,位居世界各国前列。西安的大庆路是五十年代初由苏联专家设计修建的,南北路中间的绿化带有五十余米宽,六十多年了仍然不过时,夏天只要从那里经过就感到一阵凉爽,过了那里就马上会燥热起来。
植树造林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国家专门规定了在三月十二日这天为植树节。植树造林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我国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发、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都会破坏森林和草场,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冬季的阴霾和春季的沙尘暴频繁出现。要想减少自然灾害,唯一的办法就是多植树种草,保护环境,向环境要健康要长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