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乔木 周阳生】红山女神原型浅探
 更新时间:2018-2-23 9:18:57  点击数:4937
【字体: 字体颜色

  红山女神原型浅探

  乔木 周阳生

  1981年,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史前红山文化牛河梁地域,发现了5500前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和金字塔式建筑。古文化古城古国的史前文明震惊了世界。特别是女神庙中的女神泥塑像,更是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史学界的高度关注。对于这位红山女神,她是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概括起来有:女娲说、羲母说、炎母说、萨满巫妪说、母系社会女族长说、辽西古国女主人说等等,各执一词,并力求自圆其说地探究谜底。笔者共同作为张杰先生《红山女神》巨著的学术顾问,也曾对此课题作过浅显的探研,并对笔者乔木古艺轩红山文化馆馆藏的陶土人面雕塑、巫妪石雕、母祖玉雕、无足无头无尾玉龟等红山文化藏品进行系列的文化解读。

  解读史前没有文字记载的物证所蕴含的华夏文化,其重点是一是物证。二是断代。三是合理。据此原则,发挥想象,溯源求根,填补历史空白,幸也德也。在对相关红山物证的解读中,也多有涉及伏羲、女娲、神农氏、蚩尤等文化元素,今补作《红山女神,她是谁?》以"女娲说”和"泛女神说"作一孔之见,抛砖引玉。

  一、女娲说

  红山女神是女娲的说法较多,笔者也有此意。其主要论据如下:

  一是从女神的造型来看。红山先人用带有肢骨的黄土模拟真人而塑女神像。不难使人联想到女娲抟泥作人的神浩传说,史前的洪水淹没了生灵,洪荒的地界了无生机,于是女娲补天造人,繁衍拯救了人类。红山先人为纪念女娲的再生之德而建庙塑像,虔诚膜拜。

  二是从积石冢出土的"无足无头无尾雌雄玉龟"和金字塔顶的红铜坩锅来看。也暗合《山海经》、《列子-汤问》、《竹书纪年》等古籍记载的:"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彩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笔者需要提示的时空框架,女神庙、积石冢、金字塔式建筑可能是九黎蚩尤族所建。

  依据之一是,是中原仰韶文化还没有成型时,红山文化在东北文化中是独树一帜,星汉灿烂。考古学家经过碳14测定,牛河梁遗址群是后红山文化时代的产物,也正好与蚩尤鼎盛时期相吻合,而前仰韶文化又与后红山炎黄文化相吻合,这除了能证明炎黄大战蚩尤的史实时空,也暗合红山文化向仰韶文化发展的史实。

  依据之二是,蚩尤氏族是华夏历史上最早使用铜器的部落,传说中的黄帝在涿鹿之战中用玉兵打败蚩尤铜兵的传说就是例证。只不过当时的炼铜术还比较原始,铜的硬度还赶不上玉器,所以才会兵败涿鹿。

  从上述两个依据来看,女娲在蚩尤部族中就是神母,她炼石补天,抟土造人,功德无量,故而虔建神庙,顶礼膜拜。这里需要释疑的是,所谓史学界谬传的"华夷之辨″、"夷夏大防″、"长城以北非中国论"等分裂大中华民族多元一统的谬论,是毫无根据的妄言,红山文化的出现,也从根本上说明了,塞内外民族自史前就是同祖、同族、同根、同源的一家人。否则也不会出现蚩尤族兴建女神庙、积石冢、金字塔等盛事。

  二、泛女神说

  笔者的泛女神说,主要依据是红山文化中的"生育文化"元素。女神庙中的女神像,其显著特征除面貌外,就是乳房被刻意夸大,这不仅仅是对女性的崇拜,也隐含着对女性器官的崇拜,这也说明红山先人在生育文化中,已知性的所以然,是一种从"本能"上升到"自觉"的生殖崇拜过程。在红山的生育文化中,先人们的性性为和生育过程和其它生产一样,毫无隐私可言,这从红山出土的若干"男女神玉祖根(生殖器)"来看,就证明了这一红山生育文化特点。

  红山生育文化起源于母系社会鼎盛期,是原始社会普遍流行的追求幸福、祈求人丁兴旺的表现。女神庙中的丰乳女神像不是孤证。笔者乔木还收藏了多件红山丰乳女祖玉雕和男女祖根玉器,如其馆藏的"双面玉鸟人",高2.05cm,宽4cm,厚1.05cm,女性特征明显,玉鸟人背而阴刻女性生殖器和太阳光芒,寄托了先人的生殖崇拜。又如其馆藏的红山时期"丰乳天下石雕",高8.5cm,宽9.7cm,厚5cm,其女神的丰乳垂膝,硕大无比。这两件物证一是可能先人认为,性交最直接的感受是能生儿育儿。二是乳大奶多,乳汁育人,是女性在神助和神力下创造了人,养育了人,故而受各氏族崇拜。据《太平御览》载:中国的正月初七是人之日,是为纪念女娲造人而设。实际上也可以解读为"人诞日",而感恩母亲。

  回溯主题,笔者之所以提出红山女神是泛女神之说,正如老子所云:道即女神。后人遵道而行,而祭女神于庙中供奉,祈盼族人兴旺。蚩尤兄弟有80人,掌控着九黎族的命运,其母的恩德泽于子心,诸多女神梦龙而孕,诞下偌多圣贤,而受万民爱戴。母系社会的女权至上,使女性尊贵无比。萨满教中的女巫具有通天神力,倍受先人崇拜,等等母仪天下的女性至尊,培育了红山的生育文化,并使之与生产文化、生活文化、生灵文化一起组成了典型的红山"四生文化"。

  乔木,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管理文化学会红山古玉收藏研究俱乐部理事,古艺轩红山文化馆馆长。

  周阳生,中国管理科学研究研究原企业创新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红山文化研究学者、古艺轩红山文化馆副馆长。

  • 上一篇: 【周阳生】牛郎织女[组诗]
  • 下一篇: 【周阳生】配图七绝-心有常闲参真性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