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岳阳楼的传说 黄鹤楼的传说 滕王阁的传说
岳阳楼的传说 江苏 周阳生
卢仙翁建楼
唐太守 赴岳州 点将台上 远湖目舒 心想建高楼 极景眼底收 翌日榜招名匠 潭州木工榜首 木匠名叫李鲁班 接榜难施天天愁 太守怒 匠惊抖 求助路翁帮建楼!
拜老翁 画楼图 智叟袱抖 木柁斗符 木匠不解意 误为翁耍猴 随手扔掉木柁 勉建飞檐拱漏 太守闻知急寻翁 翁去桌留柁与斧 神匠翁 姓为卢 鲁班徒弟驾鹤舞!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吕洞宾 度神仙 柳精千年 白梅精显 梅精会作崇 柳精劝更弦 洞宾见柳有善 诚心度其升天 柳精苦于木形骸 未得人身难仙缘 梅投女 柳投男 长大结亲仙手牵!
柳梅精 爱涟涟 岳阳楼下 酒肄幌悬 吕洞宾三度 小夫妻悟仙 岳阳楼前仙酒 截头渡畔法玄 王母盛宴天上桃 岳阳楼前仙醉天 城南柳 神话翩 洞宾三醉度仙缘!
李白解楹联
岳阳楼 悬楹联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李白六登楼 一虫二字见 众人不解其意 纷纷请教青莲 一指水天浑一色 虫二加边風月延 李白书 联柱悬 岳阳楼上联藏玄!
[注]1,唐朝开元四年,曾任朝廷高官的张太守被贬岳州,心郁之余,游玩岳阳,在阅兵台景点,心想在此处如建高楼,岳阳胜景定会一览无遗。遂招榜纳贤建楼。此楼因建于天岳上之朝阳面,故称为"岳阳楼"。 "岳阳楼"三字为乾隆十二年(1747年)岳州知府黄凝道所书,笔力清瘦,端庄凝重。 后人还将"三层飞檐拱斗"取名为"鲁班斗",恐怕亦缘于此神话故事。 2,《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故事,载于元代马致远《岳阳楼》和《城南柳》、《录鬼簿续编》、《太和正音谱》等古藉中。原是神仙道化剧,今存有《元曲本》、《杂剧选》等古籍。本故事取材于"涵芬楼影印明万历臧氏刻本"。 3,岳阳楼风景区的景观有:仙梅亭、三醉亭、怀甫亭、洞庭湖、吕仙祠、双公祠、小乔墓、点将台、瞻岳门等。湖南岳阳楼与湖北黄鹤楼和江西滕王阁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楼"。
黄鹤楼的传说 江苏 周阳生
版本一
云千载 空悠悠 蛇山脚下 辛氏卖酒 春寒料峭日 老道衣褴褛 喝酒半年欠钱 辛氏奉老侍候 一日老道进酒肆 橘皮于壁画鹤秀 道偈语 鹤有灵 拍手引鹤舞不休!
鹤迎宾 生意兴 辛氏贪心 尽忘德性 老道闻怒至 不愿再理辛 鸣笛唤回黄鹤 鹤驮老道腾云 黄鹤一去不复还 从此辛酒人不津 辛氏悔 贪心禁 怀道建楼念鹤临!
版本二
蛇山下 茶摊婆 救醒老道 奉饼茶和 老道连声赞 婆善有仙缘 老道指闪金光 茶摊变楼巍峨 道士又画鹤于壁 茶客三拍鹤舞婀 客蜂至 位不挪 壁鹤献舞传为歌!
县太爷 闻此讯 想献皇上 亨通官运 太爷手拍肿 壁鹤终不应 太爷令人泼漆 黄鹤依然显形 气急败坏用火烧 黄鹤无损如初影 鹤厌烦 欲飞行 县令拽鹤坠江心!
版本三
吕洞宾 登蛇山 想建高楼 极目楚繁 挥剑招七仙 无奈仙为难 鲁班闻听发笑 愿助洞宾心安 当即测山观地幔 翌日高楼已建完 唤鲁班 影不还 留有鹤楼在人间!
[注] 1,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据说,黄鹤楼最初是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之目的而"筑城为守"所建,"武昌"之名的来历,亦或源于此。
2,唐朝以后,逐步演变为景点,令得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皆喜吟诗作联,以尽游兴。唐代诗人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最为脍炙人口。
3,唐以后,因战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但又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百余年未曾重修。现在的黄鹤楼建于公元1985年6月,以清同治楼为蓝本结合现代建筑技术而建。楼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其楼的雄伟壮丽远超历史上的任何朝代之黄鹤楼!
4,黄鹤楼楹联选萃: 吹笛闻梅落 登楼待鹤归
与谁重访辛家酒 到此难忘崔子情
岩洞出宾,曾树八仙楷模 鹤楼依阁,班增三楚雄风
云开天可语 诗伴鹤来归
楼前芳草 江山烟波
欲擒黄鹤献皇上 荒唐县令坠江亡
莫嫌我辈写诗晚 才见仙人驾鹤来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滕王阁的传说 江苏 周阳生
滕王建阁
滕王阁 始建唐 李渊之子 元婴滕王 此王工书画 音律引凤唱 游乘青雀红舸 舞兴亭榭殿堂 元婴洪都建王阁 传世却因王勃扬 四杰首 序华章 初唐奇才史流芳!
王勃传说之 马当神风
逆江行 到马当 海南探父 船遇风浪 王勃避于庙 观庙赏风光 风平浪静欲回 忽见石坐仙长 仙长只呼王勃名 王勃惊其怎知详 仙长云 明重阳 滕王诗会名定扬!
离洪都 千里长 一夜之间 岂能顺暢 仙长微笑说 尽管把船上 我令神风扬帆 不误诗会名扬 王勃闻信上了船 顿觉祥云瑞气涨 船似箭 向鄱阳 神风阵阵送王郎!
王勃传说之 盛宴神笔
阎都督 宴重阳 遍请名儒 欲求华章 来宾互佯让 王勃年少狂 阎公敬酒酒酣 索笔铺纸成章 文不加点满座惊 阎公初嗤后赞扬 识知音 千金赏 王勃奇序千古唱!
都督婿 吴子章 记性甚好 过目不忘 嫉妒王勃才 与他抢风光 庭辱序是旧作 而今王勃新唱 阎婿随口背全文 竟然一字不差详 众儒疑 满脸怅 王勃不惊续诗放!
问阎婿 旧文后 可有诗续 才人言苟 王勃仗酒兴 七言诗脱口 子章大惭欲退 王勃慰留醉休 众见诗尾少一字 槛外长江 自流 众儒疑 勃笑酬 此地无字"空"自有!
王勃传说之 王勃化鸥
逾梅关 奔海南 幸遇旧友 同住驿栈 旧识宇文钧 官贬赴荒蛮 船行突遇风浪 独有王勃神闲 楚楚仙女飘临说 王母娘娘慕其才 邀作诗 写蓬莱 子言凡身非仙班!
仙长至 天机道 子虽天才 然贵迷遥 今日寿将尽 度你赴琼瑶 仙赞滕王阁序 盼子天庭诗娆 子倾羽化白海鸥 围绕文钧凄鸣叫 众人拜 香云绕 祭酒海上王勃鸟!
宇文钧 拟祭文 出口成章 众人泣闻 文述子身世 滔滔如家珍 赞子弱冠中举 神童少年天成 滕王阁序千古唱 后无来者百世文 今惜亡 友断魂 魂若有灵梦故人!
[注]1,据明代陈文烛《重修滕王阁记》载: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是皇宫建筑,据说历史上曾被毁28次。现在的滕王阁是1998年才修建的,重修此楼不是因为滕王遗名,而是因为王勃之《滕王阁序》遗风。
2,王勃(约650年~676年),字子安,唐代诗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被誉为"四杰之首"。《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能文,神童,九岁读颜师古《汉书》时,作《指瑕》而纠错。十六岁时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后因作 《斗鸡檄》而得罪沛王被赶出沛王府。
3,滕王阁序锦句: 襟三江而带五湖 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 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 徐孺下陈蕃之榻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4,阎都督盛赞王勃:帝子之阁,有子之文,文流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