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周阳生】麋鹿传奇
 更新时间:2018-7-9 20:09:48  点击数:885
【字体: 字体颜色

  麋鹿传奇
  江苏 周阳生

  

  麋鹿,四不像,头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是中国特有的鹿科动物,与熊猫齐名,国宝也。可熊猫天佑,从未受自然灾害而灭迹,亦未受人类战争而遭劫。然麋鹿却饱经沧桑,历经磨难。纵观麋鹿生存传奇,犹如一部国运荣辱兴衰史。

  三千多年以来,麋鹿之野生种群从秦汉时代始,就因湿地生境的破坏和人类的过度捕杀而接近消失。麋鹿之园林种群也在大清朝遭八国联军掠夺而在原生地绝迹。

  

  麋鹿的传奇身世,缘于1865年秋季,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阿芒-大卫无意中的"隔墙一瞥"。那天,大卫从南海子皇家猎苑外的土岗上向苑内窥视,忽然眼前一亮,发现了一群陌生的,可能是动物分类史上尚无记录的鹿,他先发现这群鹿的角不似其它鹿是角尖向前,而是角尖向后,再仔细观察,又觉得鹿脸似马,蹄像牛,尾巴似毛驴。大卫为自己的惊人发现而兴奋异常,并在南海子皇家猎苑外盘桓数月不归。因为他断定这是全世界唯一幸存的异鹿种类。

  1866年4月,大卫将千方百计得来的一对鹿骨皮和一只死雄鹿标本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经过动物学家米勒-爱德华馆长鉴定,这些标本不仅是从未发现的新物种,而且是鹿种动物中的一个独立的种属。当这科学发现公布后,便轰动了西方各国动物学界。当时,按照世界动物学界的惯例,就以发现者大卫的名字命名为"大卫神父鹿",至今在国外还袭用其名。

  三

  而在我国却早已称之为"麋",以区别于其它鹿种。我国古代对麋鹿的记载很多,从春秋战国至唐宋元明清时代的屈原、班固、许慎、李白、杜甫、沈括、白居易、苏轼、陆游、李时珍等文人雅士都曾诗文写过麋鹿。

  如屈原在《九歌-湘夫人》中写到: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他用麋鹿不能驰于旷野,蛟龙不能游于汪洋来形容自己的失意心境。

  李白在《赠薛校书》中写到:"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其诗写麋鹿时的悲怆恐与古人"麋鹿游”一词是苍凉运亡有关。《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曾记载伍子胥谏吴王的故事: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子胥又说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且宫中生荆棘。大意为,吴国已民不聊生,闹市已成无人荒野,国运已危在旦夕。

  白居易在《首夏》诗中则写到:"孟夏百汤滋,动植一时好。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将大自然的夏天美景浓缩诗中。

  苏轼在古代是麋鹿入诗较多的文人之一,他在《竹间亭小酌怀欧阳叔弼季默呈赵景贶陈履常》一诗中,又表述了喜爱麋鹿和珍爱友情的心境:我意正麋鹿,君才亦圭璋。此会恐难久,此欢不可忘。

  传说乾隆一生亦酷爱麋鹿,曾写下:"岁月与俱深,麋鹿相为友”的诗句。他视麋鹿为至友之情跃然诗中。

  传说姜子牙骑的就是四不像麋鹿。可见麋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之深远。全世界约有40多种鹿,惟麋鹿是一种集自然演化、地理分布、人文记载和传奇曲折于一身的鹿族种群。可只到大卫发现后才红极一时,成了"养在深闺无人识,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国宝。

  四

  尽管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代有不少帝王运用了各不相同的刑律来惩罚猎杀麋鹿的人,如战国时期齐宣王就规定:"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把保护麋鹿上升到了与人同条而贯的高度。又如在明代,朝廷曾派出1000多名太监到南海子皇家猎苑伺养麋鹿等珍禽奇兽。在清朝总管南海子的总尉是由正四品官担任。可由于清朝末年,国运衰败,丧权辱国之耻,祸及麋鹿。

  1900年秋,八国联军北烧圆明园,南掠皇家猎苑。至此,南海子的麋鹿被西方列强劫杀一空,竟使中国特有的珍奇国宝麋鹿在中国故土绝迹。无巧不成书的是,麋鹿的发现者阿芒-大卫也于1900年11月10日在巴黎溘然长逝。

  麋鹿流浪于异国他乡,由于环境的不适应,越养越少,种群规模极度萎缩。后来,缘于特别喜爱鹿科动物的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花重金将散布在巴黎、柏林、科林等动物园的18头世界上仅存的麋鹿买下,并放养在英国伦敦以北占地1214平方公里的乌邦寺庄园里。该庄园,水草茂盛,林木葱郁,泽野幽旷,气候宜人,非常适合麋鹿的生存与繁殖。到了1914年一战时期麋鹿种群已从香火仅存的18头,发展到了88头。到了二战时期更是发展到了255头,濒临灭绝的麋鹿种群终于有了一线生机而相融于大自然的万物之中。

  二战之前,乌邦寺主人始终以"保有世界惟一麋鹿群"为荣而不肯转让一头麋鹿。但当二战德军战火波及英伦时,子承父业的小贝福特,怕麋鹿再受战火摧残,并将庄园里的麋鹿向国内外各大动物园转让了许多。但尽管如此,到1983年底全世界的麋鹿总数也只有1320头,且均是当初18头麋鹿的后代,其分布遍及欧、非、美、澳各洲,唯独在麋鹿世代生息的中国未见其复壮的种群。

  五

  从1979开始,中国的动物学家谭邦杰就在报刊上呼吁,要把流落海外的麋鹿引回中国故土,为麋鹿重建家园。他的倡仪得到了英国乌邦寺庄园的主人塔维斯托克侯爵的热烈响应。1984年11月,塔维斯托克侯爵决定将22头麋鹿无偿赠送给中国,并放养在北京南郊明清皇家南海子猎苑旧址。1985年中英两国签订了《麋鹿重新引进中国项目协议》。

  1985年5月,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与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及英国伦敦动物学会根据在大丰沿海陆续出土了麋鹿骨骼的线索,专程来大丰考察,并选定了川东港以南的一片黄海冲积平原沼泽地作为麋鹿的放养地。

  1986年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境内的"大丰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宣布成立。1987年升格为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现处于黄海之滨的保护区总面积78000公顷,其中核心区2668公顷,缓冲区2220公顷,实验区73112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1986年从英国回流故乡的39头麋鹿,在这最适宜它们生存和繁衍的故土上其种群数量已猛增到2015年的2818头,其中野生麋鹿265头,占全世界麋鹿数量的40%,目前,大丰麋鹿种群已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基因库最丰富的野生麋鹿种群。大丰麋鹿保护区已于2001年被联合国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还成了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项目示范区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

  • 上一篇: 【周阳生】七言乌龙诗史海探秘连载1-50(一部)
  • 下一篇: 【周阳生】七绝-军歌嘹亮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