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瑰宝汉字风     
  [题记]铭阳艺术馆举办的"第三届铭阳楹联书法展"于2017年1月22日开幕。这次迎春楹联展从2016年11月开始征稿,短短一个月就收到全国各地200多位书法名家的投稿。经过严格评审,最终有70幅作品入围书法展。其中年龄最小者19岁,最长者80岁。 
  楹联,是对联的雅称,俗称对子。据说对联启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其刻在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春联。明太祖朱元璋曾颁旨让家家户户贴春联,让贴春联之风俗流行于明朝。楹联文学的鼎盛期是在清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早已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从事清代文学史研究的赵雨教授在他的《走向对仗的汉语言文学一一清对联》一文中认为:"清代的主体文体是楹联"。2005年国务院已批准将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楹联是从中国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演变发展而来,大致经过了对偶、排偶、律偶三个阶段。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艺术,其言简意深,遣词典雅,对仗工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深受文人雅士和百姓喜爱。    
  楹联史  史绵绵  始于孟昶  桃符庆年  贴联兴于明  缘于圣旨严  清代楹联鼎盛  主流文体嫣然  文化瑰宝汉字风  首批非遗文运连  联雕龙  诗心诠  千古华韵舞蹁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