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如水先生山水画品读 
  [题记]我因为喜欢老本家周如水先生的惮意画风和如水善德,故在品读中与友共赏。 
  搜尽凡景神化迹 
  山水画历来主张与自然"物我两忘"的息息相通,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清代著名画家石涛就曾有画论:"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相通而迹化也”。 
  周如水的写生,并非随意而为,而是随心而作。他选景写生时追求与他心灵相通,心景相融的感觉,并在直观和客观中爆发创作的冲动与激情,并任由灵感在自然景观中飞翔与升华,直到泼墨出形神兼备、格调清新、风骨俊朗、禅意盎然、古风遗韵的心灵之佳作。 
  周如水先生有一幅是画皖南春色的,画中:松山石桥,山居贴福,庭前衣晾碌闲,画面无人无炊。画的境界或深或浅,或虚或实,于无人处有人,于闲碌处祈丰。其古老的神韵和深厚的底蕴,给人一种"静中参悟"的空间感。我兴为该画配诗而赞:  
 依山农家不见人,  只见彩衣晾竹绳。  庭前闲碌待丰收,  户户迎春贴门神。 
  
  善将瞬间变永恒 
  周如水先生的写生山水,是真景真情、妙合无间。他创作时,心随笔运,得心应手,手到心到,笔到情到,笔中寓情,情中蕴笔。仿佛如罗丹所说,自然俨然已成了如水先生"唯一的女神",他追求的是如莫奈终身坚持写生,并将大自然的"瞬间之美"和"自然之美"定格为永恒,并化境出一幅幅追求心灵的佳作。我品读如水先生的写生山水,深感其画作是:  
 气韵生动铸精神风骨,  超凡脱俗蕴修养品德。  自然天成藏诗意美感,  古风新韵显高雅清彻,  上善如水绘丹青佳作,  天人合一悟世间万物。 
  如水柔情绘丹青 
  
  [题记]周如水先生的写生作品,尽采山水之灵气,写生、寓意、入心,师古而创新,寄情于笔端,画面布局错落有致,用笔浓淡相宜。颇有天人合一、心景相融的气象。他将大好河山写生于纸帛,呈现给观众,令人大有身临其境之美感。故特以诗铭。 
  崇自然  访名景  山光丽色  潭影入心  松间听涛声  溪边竹和吟  技法追求樸真  自然融入心境  一山一石见功底  一草一木显真情  智乐山  艺海行  如水柔情绘丹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