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念佛的鸟 江苏 周阳生
[题记]台湾台中市法鼓山寺庙在2012年夏天,收养了三只因狂风暴雨从大树上跌落的斑纹雏鸟,谁知斑纹鸟长大后,筑巢寺中,每日耳濡目染法师诵经声,其中一只名叫"宽大”的斑纹鸟,竟然学会了"阿弥佗佛"的颂词,而且一改其斑纹鸟只会发"唧唧唧”单音的基因,令动物界专家都啧啧称奇而无法解释。佛界人士称其为"万物有灵",是佛"广度无边众生”。
斑纹鸟 会念经 阿弥佗佛 字正音清 雏鸟原遭难 僧人发善心 翼丰庙里筑巢 日久喜听梵音 斑纹原鸣单唧声 如今诵佛显灵性 佛无量 物有灵 似鸟感恩佛救命!
周阳生 07:21
[神话系列十三行诗一九0]
弥勒佛祖 江苏 周阳生
金莲羽童
唐奉化 江水洪 波涛轰鸣 浊浪洪峰 一泻千里远 奔腾如蛟龙 震颤雷鸣回荡 仙乐天降如梦 江中飘浮一金莲 逆流而上逐浪纵 金莲隐 羽男童 梦乡陶醉摇篮中!
取名契此
江边上 一村农 救上小孩 抱回家中 小孩咪咪笑 村农夫妇宠 男童圆头大耳 生相端庄福容 闲旷禅师识玄机 取名契此佛启蒙 岳林寺 佛缘种 大彻大悟佛法从!
布袋和尚
大智觉 弃尘红 杖荷布袋 十方法弘 万物布袋收 无用变有用 冬卧雪中无衣 能知气象变动 四处行乞逢人笑 袒胸露腹逗儿童 梁贞明 圆寂中 世人不识弥勒彤!
未来佛祖
契此逝 佛界痛 为其塑像 岳林寺中 诗偈虽不多 思想却启蒙 闲闲无为自在 禅宗一派遗风 十方世界知未来 证得波罗弘法中 笑古今 天地容 光明幸福千古崇!
[注]1,佛经记载:弥勒佛是继释迦牟尼之后出世的未来佛,他象征未来世界后光明与幸福。佛教中,弥勒从印度来,到中国后演化成了唐代末年奉化的"布袋和尚"一一契此。《宋高僧传》载:契此是五代明州(今宁波)人,号长汀子,他体态肥胖,大腹便便,常常锡杖上挂着布袋游方化缘,古称"布袋和尚"。《佛祖历代通》载:永远笑哈哈的弥勒是中国和尚契此。出生于唐末奉化江边,金莲护身,逆流而上,后被村农张重天救养,并由岳林寺闲旷禅师取名为"契此"。 2,契此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在岳林寺口念:"弥勒真弥勒,世人皆不识"偈语后,含笑圆寂。北宋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哲宗皇帝赐号布袋和尚为"定应大师"。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岳林寺建阁,将弥勒塑像于寺内。宋徽宗赐阁名为"崇宁",从此天下寺院开始供奉布袋和尚。 3,镇江焦山弥陀殿联云: 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近相亲,怎不笑容可掬 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潭柘寺联云: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峨嵋山灵岩寺联云: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四川乐山凌云寺联云: 笑古笑今,笑东笑两,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会有高有低
周阳生 07:21
如来佛祖 江苏 周阳生
菩萨住胎
佛诞前 天梵音 菩萨乘象 佛胎母孕 胎佛有定慧 无染正念心 菩萨胎中说法 佛缘前世注定 起信论中有记载 悉知三明和五行 现世佛 佛天性 诸天聆听胎中经!
佛诞妙相
如来母 欲产婴 蓝毗尼园 佛诞世欣 殊胜妙相生 九天颂梵音 天女散花舞乐 世间吉祥欢庆 龙王甘泉沐其身 佛足四向踏莲行 因缘至 佛国兴 释迦牟尼庄严心!
誓成正觉
佛自幼 喜佛经 文武双全 相貌伟英 十九出宫门 入住苦行林 六年苦修无果 菩提未见踪影 随行修者遂离去 如来仍不改初心 伽耶村 续修行 菩提树下正觉明!
慈悲降魔
魔界王 不甘心 阻扰如来 修佛禅定 派遣众魔女 美色去勾引 无奈如来色戒 丝毫不念女情 魔王又派恶罗刹 刀剑胁迫修佛停 无量佛 慈悲行 降伏恶魔修佛经!
如来弘法
智通达 三界明 十方无量 佛法弘行 真如之道来 慧行圆满境 圣者普渡众生 极乐世界尊敬 释迦牟尼大彻悟 成道开化佛教兴 菩萨心 似明镜 天地之间弘诸经!
如来涅槃
八十岁 涅槃行 苍生悲号 众神惜怜 四念处安住 常静心禅定 开导三界三慈 悉知五行三明 勤求出道凡成佛 护持净戒大悲心 佛世尊 信众敬 人佛共颂涅槃经!
如来舍利
佛舍利 万邦行 流入大唐 法门寺迎 佛指长寸二 宝函五重锦 存世独一无二 佛法唐代中兴 如来无师自成佛 教皇玉帝掌天庭 现在佛 菩萨心 释迦牟尼禅古今!
[注]1,如来佛祖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丈六金身,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起信论》载:其由菩萨化乘六牙白象从其母右胁而入住母胎,并在胎中为诸天说法。其母十月怀胎,在无忧树下胁生如来,普天同庆,天乐庄严。佛诞后,随即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步步涌莲承足。如来19岁时出家修行于苦行林,六年未果。30岁时终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涅槃。因其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释伽牟尼"。 2,据史书载,历史上确有如来佛祖其人,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名叫"乔答摩-悉达多"。后到西天牛贺洲天竺灵山鹫峰顶上修行,终成正果,并创立了佛教。乔答摩-悉达多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于农历十二月初八成佛。 3,1987年在法门寺地宫遗址中出土了世界上唯一的佛指舍利,出土时舍利是用五重宝函包裹,高40.3毫米,重16.2克,长1.2寸。据说乃是如来涅槃后的佛指舍利,由古印度阿育王在将如来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散万邦供奉。在唐代供奉在法门寺的佛指舍利就是其中之一。 4,《金刚经》云:"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所以后世称如来佛祖是无师成佛。(另一说是燃灯古佛是过去佛,曾为现在佛如来佛祖授记。未来佛是弥勒佛)。在天庭,如来佛祖如教皇,玉皇是皇帝,政教平行,不分从属,但如来从未有事求玉帝,反而玉帝遇诸仙摆不平之难事时,必找如来佛祖帮忙解决。这一切在《西游记》中就多有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