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袁华 伊其相谑 赠其芍药
 更新时间:2015-8-14 10:31:12  点击数:1205
【字体: 字体颜色

第二辑  闲情偶寄  

伊其相谑  赠其芍药

在维扬言花事,除却了琼花,其次当数芍药。

“广陵芍药真奇美,名与洛花相上下。”韩琦的《和袁陟节推龙兴寺芍药》长达52句,计364字,向后人展示了宋时芍药盛开的场景,是研究当时芍药发展的重要史料。可惜从明清开始,扬州的芍药开始衰退,而山东荷泽和安徽亳县的芍药倒是后来居上,开始盛行。到了清代,北京丰台芍药更是异军突起,并得“丰台芍药甲天下”的美誉。芍药花开的时候,“连畦接陇,一望无际”,于是游人成群结队到丰台赏花,成为一时风尚。卖芍药的花农进城后遍布城坊,住户人家买来当作瓶供,花香满城。花农中不少是卖花姑娘。清康熙年间,丰台一个姓张的卖花姑娘,小名阿钱,嫁给了著名文学家毛奇龄,一时传为佳话。

芍药属毛莨科,为草本宿根花卉。初春始出,成形后高可逾二三尺,枝叶繁茂,与牡丹相似。芍药春末开花,丰硕艳丽,妩媚多姿,且其花型硕大,状如绣球。芍药花瓣重叠,点缀在绿叶丛中,一如美人斜依栏杆,含笑欲语。如此情态,最是惹人怜爱。牡丹贵为“花王”,芍药屈居“花相”,但若论着花之盛、花期之长及观赏之效果,牡丹都稍有逊色。在栽植方面,人们喜爱将芍药栽植于牡丹周围,为的是牡丹开尽、芍药补之,并美其名曰“续芳”。

芍药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花种,有文字记载的是始于夏朝。芍药,就是美好的意思。《诗经·秦洧》篇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你看,春天里,惠风和畅,万物复苏,年轻人到大自然中去欢会,双方生了好感,就互赠芍药,作为定情的信物。所以,后人常用“秦洧之赠”来比喻美好的爱情。

芍药有很多的别名,如余容、铤、黎食、白犬、没骨花,在盛唐的时候,人们还常称芍药为“婪尾春”,婪尾是指酒宴上的最后一杯,芍药开在尾春,此时正是春之将尽、夏之将至,春花渐次开过了,独有芍药在其后,称之为婪尾,最为恰当。

芍药初为人所识的时候,品种比较单一,只有一种红色,所以习惯上人们又把芍药称之为“红药”。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写的就当是芍药。本来,这花开花落应逢时,词人在这里故意发出疑问,用花的无知来衬托人的有情。就算是芍药仅有这单一的红色,一样惹得文人骚客的喜爱,元稹、白居易、韩愈等大家都有吟诵芍药的诗句留世。

到了宋代以后,芍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花色也演变有红、黄、紫、白等色。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一种红色黄腰者,世人通常以“金缠腰”或是“金带围”称之,算是比较珍贵的品种。而真正让“金带围”名动天下的,自然还是因了那个著名的“四相簪花”故事。无论是人沾了花的吉祥,还是花傍了人的名气,这些都无关紧要,就为推动了芍药的发展,就为这一种文化现象,都值得后人大书特书。可喜的是,眼下,万花园风景区内新增了“四相簪花”的雕塑,这样的一个实体,将会让这个文化典故流传得更为广远。扬州芍药说不定还能重拾当年的鼎盛。

其实,说到簪花,芍药倒也是有局限的,毕竟花型较大,不似白兰花、茉莉那样小巧,适宜簪在鬓角。说簪戴芍药有局限,宋人陈师道更是有独到的见解:“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

也是的,放眼人间,又有哪位美人,能配得上簪戴这位“娇客”呢?伊其相谑,赠之芍药,芍药在手,你就紧握着这份幸福、爱情与欢乐吧。

  • 上一篇: 袁华 下扬州
  • 下一篇: 袁华 洗澡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