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真情旖旎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说一次谎话,有时候是事出有因,有时是情非得已。1980年的时候,我曾说过一次谎话,让我铭记至今。
小时候,我的零花钱一般都是以毛甚至是以分来计算的,若是口袋里有一块钱,那就会觉得自己很富有了。平时,小伙伴们手上有钱了,就会忙不迭地朝小商店跑,去买小零嘴。村上若是来了货郎,伙伴们会把货郎团团围住,零食、小玩耍都是伙伴们下手的目标,我从来不跟小伙伴们学。
从我上小学之后,大人给的零花钱我一般都会攒起来,等攒够一本画册或是故事书的钱了,我会选一个逢集的星期天去赶集。当然了,赶集的主要目的就是去买自己想要的书。庆幸的是,那时候小孩子的读物定价都不贵,有八分钱一本的,有一毛二分的,就算是有点像模像样的读本,也不过定价在四毛五分钱左右,我通常都是有备而来,价位正是我能承受的呢。
在所有的长辈里,外公和外婆是最舍得给我零花钱的。带我出去转悠的时候,两位老人最喜欢跟人说叨我这个长外孙,老两口说我不贪吃,爱看书,长大了一定能上大学的。那时候可不是现在,能上上大学就变成公家人了,是一辈子的铁饭碗。
通常,我买所谓的书都是在街上小地摊上。我们街面上也有书店,是那种和文化用品合二为一的,我很少去,那边的书很正规,也贵。但一次偶然闯入,让我相中了一本大部头,就心生买下的念想。我将书翻了又翻、看了又看,最后只能万般无奈地将交还给售货员。不是我改变了想买的主意,是囊中羞涩呢。那书定价一元八角,大大地超过了我的购买能力。
书还在,我的想法也还在。于是,心中就衍生了一个小小的阴谋。我知道,我的那点小阴谋是不能在娘面前显现的,娘会戳穿我的。
也是天随人愿,几天后天降大雨,娘让父亲送我去学校。在路上,我给父亲说,我想要两块钱。父亲问我要钱做什么?我说我不小心把教室的玻璃给打坏了,老师让我赔两块钱。
说这话的时候,我低着头,感觉自己的脸微微地发烫。
从小娘就教育我要做个诚实的孩子,那时我简单地想,诚实就是不撒谎。此刻,我在说谎话,所以不自然会脸红呢。
父亲没有再说话,从口袋里掏出张两元的纸币交给了我。
多年之后,重回头再想那次说谎话的情形,我就知道,当年父亲不可能不知道我在撒谎,但没有去追究,也不给挑明。成年之后,我才理会父亲的用心,那是一份疼爱,也是一份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