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真情旖旎
衣食住行,食虽是排在了次位,但每到一个地方,吃总是首要的,在恰卜恰当然也不例外。在那生活一段时间,我们总结出了一个关于吃的经验,那就是吃炒菜,要吃四川人的,吃饭呢,那就只有选择当地的回人或是藏人了。
现在忆起,其实恰卜恰当地的小吃也是蛮多的,比如甜醅、酿皮、杂碎汤,还有青海的湟鱼片,每每忆起都让人满嘴生津。不过这些还在其次,最值得回味的当属回人的尕面片和藏人的手抓羊肉。
先说这尕面片吧。其实做起来是很简单的,不要多少工具,有个碗、盆、锅就可以了。将面和好,切成条,或是用手搓成条,然后再压扁、拉长,用手揪到沸水锅里,稍候一会就可以食用了。青海地面幅员辽阔,人口稀少,交通很是不便,长期以来,农牧民往来总要长途跋涉,其间又没有旅馆可供食宿,只能自带食物,最方便的就是面食。在草原上找三个石块,支一口锅,不用擀面杖,揪面片吃最方便。这就是流行于当地最著名的三石一锅尕面片。后经改进和添加辅料,摆到餐桌上,那就是另一种风味了。
至于藏人的手抓羊肉,那就更是有特色了。宰杀一头肥羊,拣那羊的两肋煮六七成熟,再热炒,一份手抓羊肉便算做好了。藏人煮肉时,一般都不放盐,到吃肉再蘸盐。吃手抓的时候,一手拿肉,一手持刀,切、剃、片,他们吃手抓能把骨头上的肉吃得好像从没长肉一样。藏人吃手抓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有尊贵的客人在桌上,主人都会将羊尾先献给他,其他人才可动手吃肉。还有小伙子相亲初次见丈人,未来的岳父母总会把羊脖子送给小伙吃,羊脖子上一节节的骨头很是难吃,但这难不倒小伙子,他会把骨头上的肉吃得一干二净。这就是藏民羊脖子肉考女婿的故事。
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一对青海的回族姐妹开的地方风味小吃店,在我住的不远处开张了,她们做拉面、炒面及尕面片,还做手抓羊肉。我正准备着去一饱口福呢!
我想来日后我也该是那儿的常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