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务|生活|常谈|作者一|作者二|作者三|书法|绘画|红山文化|图片|下载|名家|教学|影音|党建|用户
 
【周阳生】七言乌龙诗史海探秘连载51-100(二部)
 更新时间:2019-3-13 19:36:45  点击数:1243606
【字体: 字体颜色

【周阳生】七言乌龙诗史海探秘连载  1-50(第一部)

【周阳生】七言乌龙诗史海探秘连载51-100(第二部)

【周阳生】七言乌龙诗史海探秘连载101-150(第三部)

【周阳生】七言乌龙诗史海探秘连载101-150(第四部)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51)
周阳生


七十五,井底皇帝陈叔宝

三九五
次年武帝饥断魂
真佛不佑虚伪人
续说南朝陈后主(注1)
井底皇帝后世称

三九六
井底皇帝后世称
后主一生爱诗文
玉树后庭花败国(注2)
吟诗作画不理政

三九七
吟诗作画不理政
重文轻武陈国沦
大隋文帝统北方
后主井中躲其身

三九八
后主井中躲其身
玩诗丧国民怨深
     杜牧一首泊秦淮(注3)
犹叹商女亡国恨



[注]1,陈后主、陈叔宝(553年-604年),南朝陈国最后一位皇帝,执政8年,后降隋文帝。因城破国亡之际,躲在井中避难,被后世称为"井底皇帝"。
2,《玉树后庭花》是陈叔宝填词的曲,被后世称为"亡国之音"。
3,杜牧《泊秦淮》诗云:


烟笼寒山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52)
    周阳生


七十六,诸葛亮择妇

三九九
犹叹商女亡国恨
转说孔明择妇人
相貌俊伟诸葛亮
娶妻丑女阿丑黄

四00
娶妻丑女阿丑黄
瘦黑矮小黄发长
史说孔明不重貌
其实出于大考量

四0一
其实出于大考量
孔明出身在寒堂
自幼丧父无依靠
流离失所人流浪

四0二
流离失所人流浪
到了隆中当故乡
为结权贵展宏图
嫁姐庞府求理想

四0三
嫁姐庞府求理想
襄阳庞德有名望
盛赞孔明为卧龙
有朝一日必飞翔

四0四
有朝一日必飞翔
继而为弟娶媳忙
林氏之女当弟媳
林氏富贵甲南阳

四0五
林氏富贵甲南阳
孔明择妻有考量
娶妻黄氏虽然丑
求其皇亲谋理想

四0六
求其皇亲谋理想
扎根隆中卧龙翔
后遇刘备顾茅庐
三顾之后当丞相



[注]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犹如松柏。却选了瘦黑矮小、一头黄发的丑女为妻。
    阿丑是皇亲黄承彦之女,自幼才识过人,颇有心计。所以坊间说诸葛亮择妻重才不重貌。其实是诸葛亮出于政治考虑。但诸葛亮一生钟爱丑女黄文英,并相伴终生,是因为黄文英上得殿堂,下得厨房,对诸葛亮百般照顾,处处扶持,所以深得夫心。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53)
    周阳生

七十七,史上两个诸葛亮

四0七
三顾之后当丞相
史上两个诸葛亮
颖川胡昭字孔明
才华横溢隐于乡

四0八
才华横溢隐于乡
厌恶官僚弃官场
研习经书修身心
胡昭隶书独豪放

四0九
胡昭隶书独豪放
钟繇小巧神韵藏
世称钟胡齐扬名
书坛双杰翰墨香

四一0
书坛双杰翰墨香
为避征召隐于乡
躬耕讲学开私塾
声名远播传八方

四一一
声名远播传八方
广收门徒在草堂
高徒贤才司马懿
上师教诲终身享



注:1,胡昭,字孔明,颖川人,隐士,书法家、教育家(公元161~250年)。胡昭孔明比诸葛孔明年长19岁,又晚死16年,终年89岁。其书法艺术与钟繇齐名,史称"钟胡"。
2,胡昭一生厌恶官场,先辞袁绍,后辞曹操,隐于乡野,躬耕讲学,司马懿即为胡昭最得意的门生,司马懿也一生敬奉胡昭为"上师"。(详见《三国志-魏书十一》)。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54)
周阳生

七十八,阮藉醉酒隐衷肠

四一二
上师教诲终身享
阮藉醉酒隐衷肠
不愿嫁女司马家
大醉两月避祸殃

四一三
大醉两月避祸殃
竹林七贤同志向
饮酒作诗聚竹林
七贤阮藉最癫狂

四一四
七贤阮藉最癫狂
满腹才华列朝堂
司马家族三代臣
终其天年竟无恙



注:《晋书》记载了这则阮藉不愿将女儿嫁给司马昭的儿子,故意连续醉酒二个月,让媒婆无法说媒交差。最后只好欺骗司马昭说阮藉的女儿长得很丑,司马昭也由此打消了与阮籍结姻的念头。
阮藉虽然玩世不恭,放浪形骸,但司马昭却对他宽容有加。阮藉与司马昭虽然政见不同,但迫于司马昭之威,只得敷衍供职,并周旋于司马父子三代之朝。
竹林七贤为:嵇康、阮藉、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与特色,最具特色的当数阮藉。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55)
周阳生


七十九,嵇康被杀为哪桩?

四一五
终其天年竟无恙
七贤美男是嵇康
缘何被杀史成谜
两晋史记不一样

四一六
两晋史记不一样
一说钟会害嵇康
钟会欲借嵇康名
图谋未逞歹心藏

四一七
图谋未逞歹心藏
捏造罪名报皇上
说嵇支持母丘俭
密谋造反颠朝纲

四一八
密谋造反颠朝纲
昭帝听信杀嵇康
其实丘俭反叛时
嵇康当时居山阳

四一九
嵇康当时居山阳
丘俭谋反不知详
欲加其罪何患辞
管他真相不真相

四二0
管他真相不真相
此说明显有荒唐
二说嵇康死于傲
司马家族不来往

四二一
司马家族不来往
不愿做官列朝堂
得罪皇帝司马昭
惹祸上身终遭殃


注:综上所述,嵇康的死有一明一暗,明的是莫须有的参与谋反案。暗的是作为曹操孙女婿的嵇康,不满司马氏篡曹魏天下,而不愿为司马昭服务,终遭杀死之祸。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57)
周阳生

八十一,被粉丝围观致死的美男子

四二八
西晋王朝终寿殇
卫玠之死有真相
魏晋卫玠美男子
容貌秀丽美女样

四二九
容貌秀丽美女样
满腹玄学好文章
清谈名士继何晏
太子洗马立朝堂(注)

四三0
太子洗马立朝堂
美貌风度世羡仰
晋史书中有记载
民观卫玠城空巷

四三一
民观卫玠城空巷
卫玠美才成偶象
粉丝不顾卫玠累
建康城中把命丧

四三二
建康城中把命丧
卫玠貌美不健康
弱不禁风人单薄
二十八岁入仙乡



[注]1,卫玠是魏晋时期的美男子,曾任太子洗马一职,教太子理政。洗马一职官居三品(有说五品)。洗马官职,原在秦汉时期叫"冼马”,后人笔误成"洗马",后为王朝正史所延用。
2,卫玠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粉丝围观而致死的美男子。卫玠风流倜傥,可弱不禁风,粉丝围观时,人墙密不透风,《晋史》中对卫玠之死时的状况形容是"观之者倾都"。当卫玠晕倒时,因人群密集,无法就医而亡,时年28岁,一代玄理学大师,英年早逝,他留传史册的除了他惊世美貌外,他被粉丝围观而死也成为了史册记载的千古奇闻。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58)
周阳生


八十二,晋朝男人爱粉妆

四三三
二十八岁入仙乡
美男被围命竟殇
貌似潘安是卫玠
古今奇闻一桩桩

四三四
古今奇闻一桩桩
晋朝男人爱粉妆
朝中大臣无例外
搔头弄姿满身香

四三五
搔头弄姿满身香
大儒何晏一个样
粉墨登场有出处
史记书中述周详

四三六
史记书中述周详
男人敷粉是时尚
南北朝时周宣帝
禁止女人施粉香

四三七
禁止女人施粉香
史海逸事甚荒唐
资治通鉴曾记载
存勖皇帝着伶妆

[注]1,司马迁《史记》记载:"孝惠时,郎、侍中皆冠贝带,敷脂粉"。
2,《三国志》记载,"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可见著有《道德论》、《论语集解》的著名玄学大师何晏,也很爱美,非常喜欢擦粉。
3,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帝(李存勖)幼善音律,故伶人多有宠,常侍左右,帝或时自敷粉墨,与伶人共戏于庭"。
4,南北朝时,男子可以擦粉,可宫外女人却被禁止"敷粉"。《北史》中记载:周宣帝"又令禁天下妇人皆不得施粉黛"。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59)
周阳生

八十三,王弘亭宴识渊明

四三八
存勖皇帝着伶妆
资治通鉴述端详
今日续探文坛事
江洲刺史慕偶象

四三九
江洲刺史慕偶象
多次遇冷心无怅
刺史偶象陶渊明
拜贤若渴有主张

四四0
拜贤若渴有主张
听说陶公欲回乡
庞通告知王弘听
刺史王弘喜若狂

四四一
刺史王弘喜若狂
设宴摆在亭中央
邀来庞通等渊明
自己悄悄躲一旁

四四二
自己悄悄躲一旁
陶公归途疲惫样
忽闻老友庞通呼
邀公暂歇酒飞觞

四四三
邀公暂歇酒飞觞
渊明爱酒伴菊香
天下谁人不知君
遇友盛情心花放

四四四
遇友盛情心花放
酒过三巡话语长
庞通见公兴致高
方让王弘始登场

四四五
方让王弘始登场
王弘敬酒虔诚样
诉说对公仰慕情
今日方得如愿偿

四四六
今日方得如愿偿
陶公知由心感伤
平生不愿交权贵
误了先生情谊长

四四七
误了先生情谊长
两人投缘说文章
聊到天黑兴未尽
依依不舍才回乡

四四八
依依不舍才回乡
陶公腿疾步难张
王弘令役藤轿抬
又送鞋子又送粮

四四九
又送鞋子又送粮
相见恨晚诗互享
王弘调往别处去
叮友顾陶情谊长

[注]陶渊明是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王弘时任江州(现江西九江)刺史,因仰慕陶公才华与造诣,屡屡登门拜访遭拒。原因是陶渊明勇于追求自由,不为五斗米折腰,得罪了不少权贵,所以一生只做了三次小官。退隐后更是不愿与权贵来往。
陶渊明经长亭一宴后,感觉王弘情真意切,故结为至交。因陶公归隐后,生活拮据,王弘送鞋送粮时有照顾,即便是调离江州,仍托友人关照陶公的生活。王弘慕贤、敬贤的故事感人至深。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60)
     周阳生


八十四,西天取经第一人

四五0
嘱友顾陶情谊长
渊明暮年食无荒
全凭好友勤帮助
方有心情篱菊香

四五一
方有心情篱菊香
再说古人取经忙
东晋西天取经人
高僧法显沐佛光(注)

四五二
高僧法显沐佛光
东晋元兴三年时(404年)
法显取经又译经
六十三卷梵音唱

四五三
六十三卷梵音唱
一百万字论回向
北宋永初人圆寂(422年)
享年八六荆州殇

四五四
享年八六荆州殇
一代高僧佛史尚
再说高僧昙无竭
继续西天取经忙

四五五
继续西天取经忙
南宋永初元年时(420年)
率僧数年到印度
梵文经典迪心亮

四五六
梵文经典迪心亮
江南设坛法弘扬
一部译经观世音
大藏经录千古唱

[注]东晋时期到西天取经第一人是高僧法显,早于唐僧玄奘。法显取经归国,又历时五年汉译佛经6部、63卷,共100多万字,为佛学的弘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位取经人是高僧昙无竭,率僧侣25人到西天取经,其中有12人坠崖而亡,8人饿死,只有5人取经归来。他的译经《观世音受记经》被收入在《大藏经》中,其贡献功德无量。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61)
周阳生


八十六,隋炀功绩不可忘

四五七
大藏经录千古唱
法显取经早玄奘
三国两晋南北朝
今起结篇写隋唐

四五八
今起结篇写隋唐
开笔先写帝隋炀
史籍多记此君暴
逆天虐民胜纣王

四五九
逆天虐民胜纣王
十恶不赦一桩桩
先说隋炀帝荒淫
隋书北史未录章

四六0
隋书北史未录章
后妃传中述周详
炀帝好色不荒淫
正宫萧后无相忘

四六一
正宫萧后无相忘
帝游无不随身旁
有些史籍失公允
荒淫冠名帝遭殃

四六二
荒淫冠名帝遭殃
又说帝开运河狂
强征民工上百万
民不聊生怨声涨

四六三
民不聊生怨声涨
无功有过受冤枉
好大喜功是根源
做事欠虑民生殇

四六四
做事不顾民生殇
但是运河史铭扬
运河蜿蜒五千里
南北交流河道畅

四六五
南北交流河道畅
北方军防更加强
民族迁移相融合
造船工业始兴旺

四六六
造船工业始兴旺
筑起御道建粮仓
丰年储粮济荒年
城市发展大变样

四六七
城乡发展大变样
发达古城岸两旁
运河成了命脉河
隋炀功绩不可忘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62)
周阳生


八十七,死囚探亲彰德政

四六八
隋炀功绩不可忘
贞观之治史崇尚
资治通鉴记唐律
五复奏后少冤枉

四六九
五复奏后少冤枉
隆恩于民多仁倡
怨女三千出后宫
死四四百竟探乡

四七0
死囚四百竟探乡
归狱之期无人忘
明君气度王者道
偏有恶评作秀忙

四七一
偏有恶评作秀忙
责君虚伪博名扬
恶评代表欧阳修
纵囚论中驳旧唐

四七二
纵囚论中驳旧唐
史云纷说人迷茫
仁政德政唐太宗
无愧明君青史彰

[注]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释放宫女3000余人,回到民间自行组建家庭。
《资治通鉴》曾记载:贞观六年(632年)12月,唐太宗放归天下死囚,约定第二年秋天来京受死。结果,出獄的390名死囚,无人督率,竟然都如期回到朝堂,没有一人逃跑。《旧唐书》亦记:"其后应期毕至,诏悉原之″。对上述两事,白居易曾诗赞唐太宗德政:"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可是,欧阳修对此事不以为然,撰《纵囚论》,严密论证,指责唐太宗放死囚回家探亲是作秀,是为了博取贤君之名,虚伪至极。
贞观时期,唐太宗非常重视法制,并于贞观十一年(637年)颁行了由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重新修订的《贞观律》,废弃了"兄弟连坐俱死”之法,并将对待死刑的"三复奏″,改为"五复奏”,以免错杀无辜。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63)
周阳生

八十八,徐惠妃因诗得宠

四七三
无愧明君青史彰
才女徐惠誉溢坊
四岁通读论语书
八岁即会作诗章

四七四
八岁即会作诗章
拟小山篇入全唐(注1)
世民召徐进后宫
封为才人侍帝旁

四七五
封为才人侍帝旁
酷似长孙皇后样
加之乖巧又有才
荣晋充容史流芳(注2)

四七六
荣晋充容史流芳
才思敏捷诗理藏
曾谏太宗息兵疏(注3)
不输男儿在朝堂

四七七
不输男儿在朝堂
世民驾崩妃心殇
追思先帝而染病
不愿吃药疾而亡

四七八
不愿吃药疾而亡
追随太宗到天堂
高宗追谥徐贤妃
葬在昭陵芳溢唐

[注]1,徐惠8岁时写的《拟小山篇》被收入《全唐诗》中,可见才女之才华卓绝。
仰幽岩而流盼,
抚桂枝以凝想。
想千龄兮此遇,
荃何为兮独往。
2,充容,九嫔中的第八级,地位显赫。
3,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徐惠妃用大量事实为据,写成《谏太宗息兵罢役疏》,表露了自己爱国爱君爱民之心。疏的结尾写到:"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毒。窃见服玩纤靡,如变化于自然;职贡珍奇,若神仙之所制。虽驰华于季俗,实败素于淳风”。李世民阅疏反思,认为惠妃言之有理,故而推行德政,恩泽黎民,终创贞观盛世。
4,《全唐诗》还收录了徐惠的《赋得北方有佳人》,诗云:

由来称独立,
本自号倾城。
柳叶眉间发,
桃花脸上生。
腕摇金钏响,
步转玉环鸣。
纤腰宜宝袜,
红衫艳织成。
悬知一顾重,
别觉舞腰轻。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64)
周阳生


八十九,唐朝公主难出嫁

四七九
葬在昭陵芳溢唐
续说公主难嫁郎
唐朝公主多骄纵
妇德不佳人荒唐

四八0
妇德不佳人荒唐
宪宗长女叫歧阳
想选雅士当驸马
雅士闻风竞告恙

四八一
雅士闻风竞告恙
原因有三说周详
唐朝礼乐有规定
公主殒后夫服丧

四八二
公主殒后夫服丧
三年不准登朝堂
其二门第观念深
望族不做驸马郎

四八三
望族不做驸马郎
只怨皇室多荒唐
做了驸马不自由
不如民间任颠狂

四八四
不如民间任颠狂
宁做坊间快活郎
其三再说公主事
不守妇礼夫心伤

四八五
不守妇礼夫心伤
戴了绿帽难声张
唐朝公主难出嫁
新旧唐书述周详

[注]1,唐朝风气开放,男女之间很随意,加之唐朝有"齐衰周杖″的"服丧"之礼规,所以名门望族的文学后进,皆不愿入朝为驸马,所以形成了唐朝公主难嫁的独特现象。
2,《旧唐书-杜佑传》和《新唐书-礼乐十》及《新唐书-杜佑传》中均有唐朝公主难嫁的记载。驸马杜佑,时任工部尚书,歧阳死后,三年服丧,未登朝堂。一日,文宗帝因久未见杜佑上朝,才知"服丧"之过,并下诏改制,文宗诏曰:"制服轻重,必有典礼。如闻往者驸马为公主服三年,缘情之义,殊非故实,违经之制,今乃闻知。宜令行杖周,永为通制"。以后驸马为公主"斩衰服丧"三年的旧礼制才得以改变。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65)
    周阳生


九十,武皇杀女史有讹?

四八六
新旧唐书述周详
今日乌龙说武皇
资治通鉴新唐书
记载武皇掐女殇

四八七
记载武皇掐女殇
为争后位妇毒肠
高宗失去小公主
皇后因此蒙冤枉

四八八
皇后因此蒙冤枉
新唐成书晚旧唐
旧唐书中无记载
听我分析说周详

四八九
听我分析说周详
唐朝婴夭很正常
虎毒尚且不食子
何况公主她亲娘

四九0
何况公主她亲娘
后世典藉贬武皇
史官怎知宫帷事
刻意描述如现场

四九一
刻意描述如现场
深宫秘史流传广
饱受诟病武则天
一介女流掌大唐

四九二
一介女流掌大唐
驾驭百官执朝纲
男官下拜心不服
恐借史官怨气张

四九三
恐借史官怨气张
武皇逝前位还唐
后人揣摩无字碑
酸甜苦辣说武皇

四九四
酸甜苦辣说武皇
历史风云有雾障
则天是否杀亲女
还待史证验周详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65)
周阳生

九十,武皇杀女史有讹?

四八六
新旧唐书述周详
今日乌龙说武皇
资治通鉴新唐书
记载武皇掐女殇

四八七
记载武皇掐女殇
为争后位妇毒肠
高宗失去小公主
皇后因此蒙冤枉

四八八
皇后因此蒙冤枉
新唐成书晚旧唐
旧唐书中无记载
听我分析说周详

四八九
听我分析说周详
唐朝婴夭很正常
虎毒尚且不食子
何况公主她亲娘

四九0
何况公主她亲娘
后世典藉贬武皇
史官怎知宫帷事
刻意描述如现场

四九一
刻意描述如现场
深宫秘史流传广
饱受诟病武则天
一介女流掌大唐

四九二
一介女流掌大唐
驾驭百官执朝纲
男官下拜心不服
恐借史官怨气张

四九三
恐借史官怨气张
武皇逝前位还唐
后人揣摩无字碑
酸甜苦辣说武皇

四九四
酸甜苦辣说武皇
历史风云有雾障
则天是否杀亲女
还待史证验周详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66)
周阳生


九十一,乾陵三劫终无恙

四九五
还待史证验周详
再说乾陵今无恙
李治则天合葬墓
唐陵之冠珍宝藏

四九六
唐陵之冠珍宝藏
第九奇迹葬两皇
高宗逝前曾遗愿
墓葬长安死无徨

四九七
墓葬长安死无徨
选陵高人袁天罡
咸阳山峦腾紫气
凿岩修陵在盛唐

四九八
凿岩修陵在盛唐
唐未黄巢盗墓忙
四十万人黄巢沟
徒劳挖错陵方向

四九九
徒劳挖错陵方向
五代温韬亦盗葬
三次均未无功返
只缘次次风雨狂

五00
只缘次次风雨狂
温韬一撤天晴朗
神灵庇佑唐乾陵
到了民国又险殃

五0一
到了民国又险殃
国军军演在咸阳
盗将名叫孙连仲
盲目挖掘无方向

五0二
盲目挖掘无方向
连仲盗墓臭名扬
加之又遇连天雨
怏怏不乐始收场

五0三
怏怏不乐始收场
乾陵三劫终无恙
发掘乾陵争议多
愚见何必见日光

注:乾陵位于西安咸阳境内,于公元684年由武则天旨令袁天罡选址凿山建穴,历经23年才完工。据说陵内珍宝最少有500吨。乾陵是中国唯一的两个帝王(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被誉为"唐墓之冠",和埋在地下的"第九大奇迹"。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67)
周阳生


九十二,红颜薄命杨贵妃

五0四
愚见何必见日光
宝藏留于后人享
今日探秘杨贵妃
解秘死后何处葬

五0五
解秘死后何处葬
坊间传闻妃未殇
秘密转道去日本
日本现有贵妃乡

五0六
日本现有贵妃乡
久津村中有墓像
山口百惠称妃后
我说坊传太荒唐

五0七
我说坊传太荒唐
马嵬坡下芳魂葬
居易一首长恨歌
不见玉颜惹猜想

五0八
不见玉颜惹猜想
有人误读为空葬
实为尸体已腐烂
幸留紫褥和香囊

五0九
幸留紫褥和香囊
新旧唐书亦述详
山口百惠攀名门
明星胡扯太荒唐

五一0
明星胡扯太荒唐
只缘贵妃名声响
玄宗朝朝暮暮情
贵妃时时刻刻享

五一一
贵妃时时刻刻享
宫廷兵变起祸殃
乱军头子陈玄礼
逼杀贵妃在佛堂

五一二
逼杀贵妃在佛堂
玄宗无奈心独伤
千古爱情史籍记
贵妃醉酒后世唱

五一三
贵妃醉酒后世唱
闭月羞花美人妆
回眸一笑百媚生
三千宠爱集一芳

五一四
三千宠爱集一芳
为何未将后宫掌
玄宗强夺皇子爱
不敢封后于朝堂

五一五
不敢封后于朝堂
开放之风兴于唐
父夺子爱不稀奇
玉环从此侍君王

五一六
玉环从此侍君王
自愿不求皇后当
一人得宠鸡犬升
杨氏一族满朝堂

五一七
杨氏一族满朝堂
飞扬跋扈乱朝纲
禁军先诛杨国忠
续逼贵妃自缢亡

五一八
续逼贵妃自缢亡
罪名罗列一桩桩
安史之乱妃祸首
不诛不足立朝纲

五一九
不诛不足立朝纲
月难闭来不羞花
凝脂胭华容颜殒
新旧唐书记周详

[注]杨玉环,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闭月羞花之貌。其因宫廷争斗,被戴上"安史之乱"的罪名,被为求自保的唐玄宗赐死而慰军心。但杨贵妃是怎么死的?史有吞金说,有自缢说。对杨贵妃是否真的被赐死,也有死于马嵬坡说和逃亡日本说。现在日本竟有杨贵妃墓,日本影星山口百惠竟称自己是杨贵妃后人。史坊乱象,扑朔迷离,但我倾象于死于马嵬坡之说。

[相关链接]

玉环羞花
江苏 周阳生

杨玉环
羞花影
被选入宫
终日伤心
为念出头日
泪溅花不吟
明皇闻听欣喜
专宠玉环于心
媚皇玉环升贵妃
得势媚妃殃国民
安史乱
明皇惊
太真西逃死乱军!

[注]1,杨玉环,号太真,资质丰艳,能歌善舞。天宝十五年(756年)在安史之乱时,随唐明皇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六月十四日死于乱军之中而香消玉殒。
2,杨玉环之死,史料中说法不一,如《资治通鉴》载:杨玉环,妒悍不逊,屡被明皇冷落,又屡被明皇命高力士接回,后因与其兄杨国忠狼狈为奸而祸国殃民,受到众臣愤怒,众臣在随明皇西逃路上,问皇上是要美人还是要江山,无奈之下,明皇遂赐玉环白绫让其缢于梨树。史料中亦有令玉环"吞金而殒"一说。
3,据考,"羞花"一词最早出于李白,李白用"羞花"一词形容玉环和西施。后人则专寓杨玉环了。


忆玉环
江苏 周阳生

[题词]唐明皇李隆基为贵妃杨玉环香消玉殒蜀中马嵬驿后而作《雨霖铃》词牌,雨声如铃,诉说衷情,满怀对玉环之思念。

李隆基
杨玉环
闭月羞花
千古一睆
一阕雨霖铃
难唤美人还
相逢相失如梦
空留遗憾心间
欲醉还休君王事
词牌早己入琅嬛
帘虽卷
思漫漫
玄宗寄情心悲寒!


周阳生(爱莲后生) 11:42

七绝-怒发冲冠琴韵殇
一一为嵇康广陵散题
周阳生

[题记]今受笛箫演奏家、音乐制作人何山老弟所嘱,为魏晋嵇康《广陵散》作诗,以配其《音画》作品。故诗而复嘱。

聂政寻仇刺韩相,
广陵绝唱出嵇康。
戈矛千古纵横事,
怒发冲冠琴韵殇。

[注]《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和《嵇康散》。今存世的《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该曲是写大侠聂政为报恩人严仲子之仇而刺杀韩国宰相侠累的故事。
乐谱全曲共有45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6个部分。
《广陵散》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魏晋雅士嵇康以善弹此曲而著称,甚至连他遭司马昭迫害临刑前,仍索琴弹奏此曲,并高声悲曰:"《广陵散》于今绝世"(见《晋书-嵇康传》。陆游曾有诗叹:"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68)
周阳生

九十三,陈子昂摔琴成名

五二0
新旧唐书记周详
今日探秘陈子昂
子昂诗作沉郁风
深沉质朴且苍凉

五二一
深沉质朴且苍凉
引领诗风在初唐
虽然天赋境却惨
满腹才华无人赏

五二二
满腹才华无人赏
长安街头心流浪
偶遇老翁卖古琴
要为古琴知音访

五二三
要为古琴知音访
有人出价二千两
老翁仍然不肯卖
只因买家不懂行

五二四
只因买家不懂行
附庸风雅误琴殇
子昂见状计上心
当众出价三千两

五二五
当众出价三千两
老翁细观陈子昂
断定其是琴知音
坊人劝他莫上当

五二六
坊人劝他莫上当
子昂却说琴韵觞
邀请大家听其奏
一时长安竟空巷

五二七
一时长安竟空巷
文人雅士全到场
子昂并未把琴弹
当众摔琴在地上

五二八
当众摔琴在地上
围观之人皆愕妄
子昂愤说自己事
无人问津陈子昂

五二九
无人问津陈子昂
湮没满腹好文章
古琴再贵任人弹
而我才华难发光

五三0
而我才华难发光
摔琴当众发文章
世人传阅皆称妙
从此人识陈子昂

五三一
从此人识陈子昂
仕途畅顺入朝堂
当年伯牙也绝琴
只缘子期知音殇

五三二
只缘子期知音殇
子昂摔琴不一样
为了博得人关注
毁琴作秀名声扬

[注]陈子昂是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但未出仕之前,虽然满腹才华,但无人赏识。摔琴事后,名声鹊起,先后进士,后因武则天多次提拔擢升为右拾遗。后因武三思迫害至死。


周阳生(爱莲后生) 11:59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69)
周阳生

九十四,小鸡肚肠尉迟恭

五三三
毁琴作秀名声扬
今日花边在盛唐
唐朝大将尉迟恭
原来还有鸡肚肠

五三四
原来还有鸡肚肠
不满第七列朝堂
凌烟阁中功臣多
二十四位有画像

五三五
二十四位有画像
敬德自傲出语狂
我不第一谁第一
谁敢排名在我上

五三六
谁敢排名在我上
多次无理闹朝堂
一次朝宴排座位
竟然出拳打城王

五三七
竟然出拳打城王
城王有功扶大唐
其父乃是高祖弟
排列首位理应当

五三八
排列首位理应当
可是敬德不买帐
功臣拳打李道宗
世民撤宴气得慌

五三九
世民撤宴气得慌
怒斥敬德太荒唐
韩信彭越是前鉴
如不收敛必遭殃

五四0
如不收敛必遭殃
被训敬德汗直淌
从此果然知进退
晚年不与客来往

五四一
晚年不与客来往
修心养性寿绵长
武将终年七十四
一段花边史海藏

[注]1,尉迟敬德,名恭,字敬德,早年效力刘武周,李世民打败刘武周后,对屡屡打败唐军的尉迟恭却格外开恩,去留随便,尉迟恭感于李世民的博大胸怀,自愿投唐,后在与窦建德争雄、玄武门之变和麈战突厥中,屡建奇功,被封朝散大夫。
2,李世民登基后,建凌烟阁,为24位功臣挂像。尉迟恭位列第七,封为鄂国公,皇亲李道宗列首位。
3,在尉迟恭因不满排名顺序,而耿耿于怀,直至拳打李道宗,闹得朝宴不欢而散。李世民训斥尉迟恭,让其不要学韩信、彭越,否则没有好下场。
4,尉迟恭看似粗鲁,可打仗却很有谋略,除打仗百战百胜,还多次救驾有功,不是如此有功于李世民,恐朝臣早就参他于死地了。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70)
周阳生

九十五,第一女皇非则天

五四二
一段花边史海藏
今日移笔写女皇
第一女皇非则天
另有其女曾称王

五四三
另有其女曾称王
农民起义反朝纲
浙江青溪陈硕真
一呼万应救民殇

五四四
一呼万应救民殇
连克数城英名扬
文佳皇帝陈自封
反抗朝廷在城乡

五四五
反抗朝廷在城乡
桐庐睦州均归降
朝廷派遣房仁裕
血腥镇压义军亡

五四六
血腥镇压义军亡
硕真帝梦如黄梁
著名史家翦伯赞
评价硕真史流芳

[注]1,陈硕真,浙江眭州青溪人(今浙江淳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因不满唐太宗统治后期的昏庸,为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她于唐永徽四年(653年)十月初六夜,她率众在淳安田庄里起义,呼应者超万人,并连克数城,并自封为"文佳皇帝",威名震惊朝野,朝廷遂派扬州刺史房仁裕带兵征剿,因义军缺乏军事经验,血战一月而全军灭亡。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评价陈硕真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2,陈硕真称帝是,武则天才是唐高宗的昭仪,陈硕真自立皇帝的第三年(655年),武则天才被列为皇后。一直到武周天绶元年(690年),武则天才自称"神武皇帝",并改国号为"周"。虽然武则天称帝晚于陈硕真,但她掌握了政权,并且在位17年,所以她是真正意义上的女皇帝。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71)
周阳生


九十六,大唐第一使者王玄策

五四七
评价硕真史流芳
大唐外交印度邦
太宗使者王玄策
鲜为人知故事长

五四八
鲜为人知故事长
玄策奉旨印度访
不料印度时局变
尸罗逸多暴病亡(注1)

五四九
尸罗逸多暴病亡
阿罗顺那篡新王
新王仇唐设伏兵
玄策被擒命险殇

五五0
玄策被擒命险殇
借机逃脱到异乡
松赞干布助其兵(注2)
直扑天竺报仇狂

五五一
直扑天竺报仇狂
数万象军阵中亡
阿罗顺那被活捉
余部闻风皆投降

五五二
余部闻风皆投降
表示一心臣服唐
大唐访印第一人
功勋卓著史流芳

[注]1,尸罗逸多,是摩揭陀国(印度)的皇帝,他统一印度后,与大唐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曾多次派遣使者面见大唐皇帝,并进贡火珠、郁金香、菩提树等。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派遣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回访印度。不料,尸罗逸多暴病而亡,篡位新王阿罗顺那派兵设伏活捉了王玄策。
2,王玄策借机逃脱后,经尼泊尔到吐蕃,当时吐蕃王松赞干布刚迎娶了文成公主,与大唐关系甚为密切。吐蕃王听王玄策讲完遭遇后,决定派兵帮助王玄策报仇。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天竺城破兵溃,阿罗顺那被擒,余部皆降。
3,此后王玄策又几度出使印度,带回了大量佛教文物,为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72)
周阳生


九十七,王维一诗救己命

五五三
功勋卓著史流芳
安史之乱伤大唐
唐朝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
长安沦陷帝逃亡

五五四
长安沦陷帝逃亡
朝臣被俘关牢房
王维不愿降叛军
偷服泻药把病装

五五五
偷服泻药把病装
继而佯哑话难讲
骗过贼子安禄山
王维被囚寺庙房

五五六
王维被囚寺庙房
度日如年思明皇
一日叛军庆功宴
刚毅琴师摔琴殇

五五七
刚毅琴师摔琴殇
然后高声呼明皇
乱臣贼子安禄山
怒不可遏杀心狂

五五八
怒不可遏杀心狂
乐师海青肢解亡
王维隐写凝碧寺(注)
纪念乐师恨满腔

五五九
纪念乐师恨满腔
安史之乱终收场
唐朝大将郭子仪
夺回长安和洛阳

五六0
夺回长安和洛阳
迎回肃宗掌朝纲
曾降百官皆死罪
王维一诗免遭殃

五六一
王维一诗免遭殃
诗中情戚思大唐
百官何日再朝天
不屈气节诉忠肠

五六二
不屈气节诉忠肠
凝碧寺诗免祸殃
从此王维心渐冷
下朝静修诵经忙

五六三
下朝静修诵经忙
闲时游山泛湖上
后期诗刮田园风
妙心妙笔妙文章

[注]王维为乐师雷海青所写的《凝碧
寺》云:"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也正是这首诗才让王维在平定"安史之乱"以后逃过被诛的命运。

乌龙七言诗
史海探秘(73)
   周阳生


九十八,李白并非捞月亡

五六四
妙心妙笔妙文章
史风史浪史海觞
今日捉笔写李白
诗圣死因究周详

五六五
诗圣死因究周详
坊间逸闻不一样
有说青莲死于酒
又传逝于捞月亮

五六六
又传逝于捞月亮
浪漫色彩溢于坊
李白死因族叔知
草堂集序记载详(注)

五六七
草堂集序记载详
李白因病致命亡
唐代李华墓志序
亦铭高士因疾殇

五六八
亦铭高士因疾殇
临终赋歌讴大唐
垂暮之年思报国
行至金陵患重恙

五六九
行至金陵患重恙
折回当涂把病养
无奈病情渐恶化
加之晚年境凄凉

五七0
加之晚年境凄凉
一年之后终病亡
李白卒岁六十二
诗圣揽月到天堂

[注]1,李白生前有两大爱好,一是赏月,李白的咏月诗占他全部诗作的四分之一。二是饮酒,并有"酒仙"之誉。因他喜月爱酒,坊间就给李白的死因编织了醉酒捞月,溺水而亡的故事。
2,唐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去当涂投靠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养病,后因病情恶化,当年病逝,卒平62岁。李白在死前请族叔为其编集作序。李阳冰《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于当途,心非所好。公(李白)暇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子为序"。唐代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序》云:"姑熟东南,青山北址,有唐高士李白之墓……年六十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公元761年,李白在临死前一年,当李光弼率大军征讨史朝义时,李白还豪情满怀地由当涂北上,想为挽救国家尽垂暮之力,无奈行至金陵却因病而返。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74)
    周阳生


九十八,李白身世谁能详

五七一
诗圣揽月到天堂
李白祖先谁能详
一代诗圣少履历
家史族史多迷茫

五七二
家史族史多迷茫
一说李白诞绵阳
二说出生于西域
郭老沫若此论讲

五七三
郭老沫若此论讲
牵出李陵作文章
李陵居住碎叶城
有论认为太牵强

五七四
有论认为太牵强
李陵先人是李广
李陵被迫投匈奴
晚年举国归顺唐

五七五
晚年举国归顺唐
李白身世谜一样
新唐书中有记载
李白祖先武昭王

五七六
李白祖先武昭王
旧唐书中未记章
李白若是李暠后
应与世民同族堂

五七七
应与世民同族堂
史不见传典无璋
尽管李白身世谜
难掩诗歌放光芒

五七八
难掩诗歌放光芒
诗坛地位世人仰
诗成句句泣鬼神
落笔字字风雨狂

[注]一代诗圣李白的身世竟成谜案,史典记录寥寥无几,有何隐情,后论纷纭。《新唐书》之记,有人说缺乏史证。郭沬若之言,有人说牵强附会。所以李白身世至今不明,仿佛是上苍文曲星下凡,引领诗坛数百年。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75)
    周阳生

九十九,白居易的投胎梦

五七九
落笔字字风雨狂
居易商隐佳话长
两贤诗风不一样
各领风骚在大唐

五八0
各领凤骚在大唐
儒不相轻互欣赏
居易欣赏李商隐
竟想投胎作儿郎

五八一
竟想投胎作儿郎
缘为商隐好诗章
商隐才华目共睹
居易赏识心常彰

五八二
居易赏识心常彰
投胎商隐是愿望
前辈诗人崇后秀
诗坛佳话史溢芳

[注]1,白居易在诗坛是李商隐的前辈,为什么又感叹如能投胎,想做李商隐的儿子呢?唯一的解释就是白居易被李商隐的才华而深深折服。
2,这束花边趣闻,还让人看到了两位诗圣之间纯洁至真的诗情诗心。他俩并未因诗风不同而排斥相轻,而是心心相惜,终成忘年神交。
3,有趣的是在白居易逝世后不久,李商隐喜得长子,因念白居易之言,为长子取名"白老",寄儿于厚望。谁知长子愚纯,不及次子聪明伶俐,李商隐曾经戏说,如果白居易真的转世投胎做我儿子,那一定是我二儿子。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76)
    周阳生

[题记]吾的《史海探秘》从先秦到隋唐,至今天已写了100个故事,589首乌龙诗。在此,我特别感谢"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创始人王刚先生的逐篇推送,衷心感谢网上100多万知音的阅读助力。感恩之余,特作七绝而铭。

龙驭玄云化梵身,
史篇揭秘悦庐人。
心安莲宇揽明月,
净心濯尘求至真。

一00,裴宽瘗鹿得娇妻

五八三
诗坛佳话史溢芳
唐朝美事又一桩
裴宽瘗鹿得娇妻
二十四廉事上榜

五八三
二十四廉事上榜
听吾探秘说周详
裴宽时任一参军
位卑不敢廉心忘

五八四
位卑不敢廉心忘
不贪鹿肉味道香
退礼不成将肉埋
苞苴之礼会污肠

五八五
苞苴之礼会污肠
裴宽瘗鹿韦诜望
细问原因刺史赞
有官如此应表彰

五八六
有官如此应表彰
刺史奖励不一样
下嫁女儿作其妻
看中裴宽品高尚

五八七
看中裴宽品高尚
泰山果然好眼光
裴宽仕途风帆顺
官至尚书立朝堂

五八八
官至尚书立朝纲
裴宽清廉美名扬
新唐书中有记载
裴宽传记入史章

五八九
裴宽传记入史章
传于后世应效仿
为官清正拒收贿
出污不染濯涟香

[注]1,裴宽瘗鹿的故事收录在古代《二十四廉》和《新唐书-裴宽传》中。清代蒲松龄《官吏听许财物》云:"不见裴宽瘗鹿,且看羊续悬鱼"。《二十四廉》记载:"裴宽瘗鹿,弗受苞苴。不附权贵,官至尚书″。
2,瘗,音yⅰ,埋葬之义。裴宽瘗鹿得妻,虽是趣闻,但折射的却是"为官当清正,好运自然来″的哲理。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77)
周阳生


一0一,萧郎其实不姓萧

五九0
出污不染濯涟香
今日探秘写萧郎
诗中萧郎本姓崔
何故史中存迷茫

五九一
何故史中存迷茫
崔郊恋婢心惆怅
怆然一首赠去婢
爱情绝望魂悲殇

五九二
爱情绝望魂悲殇
思恋婢女俏模样
无奈姑母爱钱财
四十万钱卖娇娘

五九三
四十万钱卖娇娘
崔郊日夜恋断肠
写诗寄情夜无眠
悲恋之作传于坊

五九四
悲恋之作传于坊
司空大人悉端详
成人之美还婢女
终沐爱河成鸳鸯

[注]1,崔郊《赠去婢》诗云:"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候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许多人以为写诗之人是"萧郎"。其实不然,若看《全唐诗》便知,许多爱情诗中将情郎称为"萧郎"。
2,对于"萧郎"一词的原义,史说纷纭,一说源于春秋时擅长吹箫的箫史官。汉代刘向《列仙传》记载:"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白孔雀于庭。秦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来小两口随凤凰成仙,传为佳话,故人们以"萧郎"比作情郎,以"弄女"比作仙女。
另一种说法是,萧郎指的是梁武帝萧衍。据《梁书-武帝纪上》载:"……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这个萧郎便是南朝梁的创立者梁武帝萧衍。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78)
周阳生


一0二,玩石鼻祖牛僧孺

五九五
终沐爱河成鸳鸯
崔郊写诗得娇娘
今日探秘牛僧孺
此人曾任唐宰相

五九六
此人曾任唐宰相
穆宗器重执朝堂
牛李党争几起落
居易禹锡均交往

五九七
居易禹锡均交往
壮志情怀著妙章
今日不赞其文采
只探此相奇石藏

五九八
只探此相奇石藏
天下奇石君欣赏
奢华嗜好贵族风
玩石鼻祖痴迷样

五九九
玩石鼻祖痴迷样
藏石宅邸亦辉煌
常邀雅士共赏玩
鬼斧神工惹心狂

六00
鬼斧神工惹心狂
牛相清廉不贪赃
堤溃蚁穴缘痴石
仕人奉迎搜石忙

六0一
仕人奉迎搜石忙
一时奇石贵洛阳
太湖石记居易写
牛白嗜石著妙章

[注]牛僧孺,在唐穆宗时任宰相,因与另一嗜石宰相李德裕形成"牛李党争"而声誉大兴。牛李二人,政见不同,但嗜好却相同,可见唐代玩石已蔚然成风。
白居易与刘禹锡皆是牛僧孺文友。白居易为牛僧孺写的《太湖石记》,说牛僧儒首开品石之先河,并说其对太湖石"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牛僧孺为藏石,还在洛阳城专门修建两座府邸收藏奇石,并垒成石景而玩赏。
牛僧孺虽痴迷玩石,但并未玩石丧志,而是玩石尚志,终成一代贤相。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79)
周阳生


一0三,人工酒窝盛行唐

六0二
牛白嗜石著妙章
唐朝藏石蕴时尚
今日探秘唐女事
人造酒窝添媚妆

六0二
人造酒窝添媚妆
元稹写诗记周详
纤手凝翠晕娥眉
当面敷粉圆靥藏

六0三
当面敷粉圆靥藏
两颊笑窝惹人赏
唐朝女人爱美心
糜于宫廷传于坊

[注]唐朝女人偏爱"笑窝",以显妩媚,取悦于人。"圆靥",即"酒窝”。唐代诗人元稹的《恨妆成》诗,就详细叙述了唐朝女人"人造酒窝"的事情。元稹诗云:"晓日穿隙明,开帷理妆点。敷粉贵重重,施朱怜冉冉。柔鬟背额垂,丛鬓随钗怜。凝翠晕娥眉,轻红拂花脸。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最恨落花时,妆成独披掩"。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80)
周阳生


一0四,唐代真有女儿国

六0四
糜于宫廷传于坊
元稹古诗写女妆
今日探秘女儿国
女儿国都在西藏

六0五
女儿国都在西藏
母系遣风女称王
民居均为碉楼群
最高雕楼四五丈

六0六
最高雕楼四五丈
顶层居住是女王
普通族女穿布衣
女王丹巴着彩装

六0七
女王丹巴着彩装
女人为王掌朝堂
女尊男卑母系崇
男人为兵戎边防

六0八
男人为兵戎边防
传奇部族虽消亡
遗韵千年成秘史
承恩西游未虚诳

六0九
承恩西游未虚诳
只是书中略夸张
东女国中有男人
饮水而孕是想象

六一0
饮水而孕是想象
东女择偶对歌忙
一女多夫母系制
儿女生来只知娘

六一一
儿女生来只知娘
古韵美女当国王
新旧唐书与藏史
均将东女记周详

[注]1,《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嫣,俗以女为王"。东女国崇拜女性,母系遗风,尊女为王。
2,东女国民居为碉楼,现仍存343座,最高层为女王居住。这使我联想到5300年前的红山女神们是居住在半穴居。同样的母系社会,红山女神与西羌女王,一个穴居地下,一个云居楼上。不一样的千年古韵,蹁跹着传奇的幻影。
3,古代少见为东女国写诗者,今时也仅偶见歌词。搁笔之余,偶作七绝《东女国》补憾:

传奇幻影映千年,
母系遗风在眼前。
藏族西羌女儿国,
女神古韵隐云烟。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81)
周阳生

一0五,老公老婆谓于唐

六一二
均将东女记周详
老公老婆谓于唐
港台叫法早已有
唐朝趣事传民坊

六一三
唐朝趣事传民坊
话说一男弃糟糠
话难出口写上联
想觅新欢再鸳鸯

六一四
想觅新欢再鸳鸯
妻子见联未慌张
续对下联表心迹
夫见下联情难忘

六一五
夫见下联情难忘
敬佩妻子好联章
此男名叫麦爱新
考中功名立朝堂

[注]麦爱新嫌妻上联:"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麦妻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娘″。下联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对仗工稳,且饶有趣味。麦爱新见妻子才思敏捷,通情达理,便放弃了另觅新欢的念头。
妻子见丈夫回心转意,便欣然写到:"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也欣然呼应写到:"老婆一片婆心"。这便是唐朝"老公"与"老婆"称呼的由来。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82)
周阳生


一0六,离婚协议出于唐

六一六
考中功名立朝堂
离婚协议出于唐
你若无心各自飞
好聚好散人开放

六一七
好聚好散人开放
唐代社会少空房
古代女子地位低
唐朝婚姻不一样

六一八
唐朝婚姻不一样
女子照样可休郎
二心不同可离婚
难归一意道分扬

六一九
难归一意道分扬
婚姻自由在大唐
唐律户婚有记载
离婚改嫁习为常

六二0
离婚改嫁习为常
前世三生结鸳鸯
缘尽之时莫相憎
一别两宽各欢畅

[注]中国古代女子社会地位低下,但在唐朝却不一样,婚姻自由,男女一样。在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一批古代文献中,就有唐末至北宋的《放妻书》12件。《放妻书》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离婚协议书"。唐朝的"离婚协议书″与清朝的不一样,没有恶言相憎,而是先写三生有缘的感情,续写缘浅缘尽的惜别,再写分手后的祝福。可见唐代男人的心怀还是比较大度的。好聚好散的婚姻观,至今仍有借鉴作用。
唐代《放妻书》写到:"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之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既已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妇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唐末北宋的《放妻书》与《放夫书》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对此,《唐律-户婚》中有明确记载。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83)
周阳生


一0七,李泌智慧史流芳

六二一
一别两宽各欢畅
今日探秘唐贤相
陕西京兆邺县侯
大智李泌佐朝纲

六二二
大智李泌佐朝纲
历仕四帝立朝堂
李泌自幼是神童
玄宗国器誉李郎

六二三
玄宗国器誉李郎
肃宗接位掌朝纲
肃宗怨恨李林甫
誓要掘坟挫骨扬

六二四
誓要掘坟挫骨扬
李泌悉知劝皇上
安史之乱刚平息
掘坟之举乱朝纲

六二五
掘坟之举乱朝纲
以德报怨方为上
仁者胸怀治天下
李泌智慧史流芳

[注]李泌(公元722~789年),字长源,唐陕西京兆(今西安)人,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德宗时,官至宰相。
李泌幼称神童,一次唐玄宗与燕公张说下棋,召来李泌,让张说试其才学。张说云:"方如棋盘,圆如棋子。动如棋生,静如棋死"。李泌随口吟对:"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遂意"。唐玄宗甚悦,谓之:"真国器也"。
唐肃宗即位后,对一直打压他的李林甫恨之入骨,一心要掘其坟,锉其骨,扬其灰。李泌知悉后,劝说肃宗不要在朝局刚定,安禄山叛将尚未全降,及玄宗尚在世时,行不仁义泄私愤之事,要以仁德治世。肃宗在李泌劝说后,如梦初醒,摒弃仇恨,仁德治国,成为一代仁君。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84)
    周阳生

一0八,状元一词出唐朝

六二六
李泌智慧史流芳
今日探秘状元郎
唐朝状元文曲星
星光灿烂耀朝堂

六二七
星光灿烂耀朝堂
科举制度出隋炀
唐朝科举更完善
常科礼部设考场

六二八
常科礼部设考场
考生应试需投状
常考初选前三甲
殿试钦定状元郎

六二九
殿试钦定状元郎
万里挑一人风光
唐朝礼制显文雅
雁塔题名史流芳

六三0
雁塔题名史流芳
探花宴中醉飞觞
众星捧月敬状元
朝廷重用立朝堂

[注]魏晋南北朝时,统治者釆取"九品中正制",只在名门世家子弟中遴选人才,而不注重才华,从而导致党争,这也是魏晋统治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隋文帝时期,统治者开始注重社会人才的选拔,采用了分科考试的制度。这也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始。到了隋炀帝时期设立了"进士科",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到了唐代科举制度更加体系化,分为常科和殿试。
     唐朝考生在应试前,需先投状(呈递文状),礼部认定后,方有资格应试。所以在唐朝称第一名为"状头"或"状元"。"投状"一词出于《梁书-武帝纪上》:"必须画刺投状,然后弹冠"。现今社会状元已成为各行各业佼佼者的代名词,即为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也。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85)
周阳生


一0九,梨园一词出于唐

六三一
朝廷重用立朝堂
梨园一词出于唐
梨园子弟演戏曲
玄宗羽衣舞霓裳

六三二
玄宗羽衣舞霓裳
精通音律法曲扬
唐朝法曲是歌舞
几百乐人同登场

六三三
几百乐人同登场
排练磨合调同腔
梨园本是培训地
玄宗亲自园主当

六三四
玄宗亲自园主当
全国选才比谁强
唐朝民族大融合
西域乐器东域朗

六三五
西域乐器东域朗
羯鼓音色铿锵响
玄宗击鼓当指挥
法曲节奏不乱场

六三六
法曲节奏不乱场
唐朝音乐成时尚
戏曲之神唐玄宗
梨园子弟皆敬仰

[注]1,梨园,是唐代培训乐工的地方,因满园植梨树而命名。据《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梨园弟子,分为坐部、立部、舞部等,坐部均为优秀的戏曲演员。后世逐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将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并尊唐玄宗为"戏曲之神"。
2,关于梨园旧址,在古都西安已无法精考。有人认为在西安临潼骊山秀岭峡。有人认为在西安曲江池附近。也有人认为在西安未央区或禁苑附近。虽无确址,但园出西安。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86)
    周阳生


一一0,李白题诗得姻缘

六三七
梨园弟子皆敬仰
今日探秘诗鸳鸯
李白壁题梁园吟
赢得芳心嫁诗郎

六三八
赢得芳心嫁诗郎
天宝三载运道荒
李白得罪朝权贵
离开长安到洛阳

六三九
离开长安到洛阳
路遇杜甫情飞觞
惺惺相惜游开封
又遇高适在道旁

六四0
又遇高适在道旁
三位诗圣唱和忙
一日游园闻琴曲
李白醉音诗题墙

六四一
李白醉音诗题墙
杜甫遣怀诗和唱
高适浮想亦翩翩
挥毫笔行古大梁

六四二
挥毫笔行古大梁
三人同醉夜无央
后来宗氏有小姐
千金买壁佳话长

六四三
千金买壁佳话长
李白闻讯心花放
忙求杜高牵红线
宗女欣喜允嫁郎

六四四
宗女欣喜允嫁郎
婚后两人诗相彰
李白写妻数十首
首首深情世传唱

六四五
首首深情世传唱
夫妻恩爱赛鸳鸯
不料安史之乱后
李白获罪下牢房

六四六
李白获罪下牢房
宗氏搭救昼夜忙
李白狱中思贤妻
泪如滴血写浔阳

[注]李白一生娶妻四位,最后一位即为宗氏。他们于天宝三年(744年)因李白的《梁园吟》而结缘成婚。后于上元二年(761)年,宗氏由于对道教的信仰,去邝山修道。自此,李白又开始孑然一身。李白获罪入狱后写了《在浔阳非所寄内》诗给宗氏,抒发了对宗氏的深原感情。诗云:
闻难知怮哭,行啼入府中。
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
知登吴章岭,惜与死无分。
崎岖行石道,外折入青云。
相见若悲叹,哀场那可闻。

   诗中了无李白一贯的闲情逸趣,可见李白在"非所"(牢房)之中,寄给内人(宗氏)的诗,是因境而写心,凄凉哀场只有悲叹,无法邀月醉觞了。是谓诗由心生也。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87)
   周阳生


一一一,太白酒家的由来

六四七
泪如滴血写浔阳
今日探秘世炎凉
李白曾游釆石矶
受人愚弄在酒坊

六四八
受人愚弄在酒坊
店主原是黑心肠
狗眼不识翰林客
白水注壶充酒觞

六四九
白水注壶充酒觞
气得李白无主张
此地只有鲁家酒
别无分店闻酒香

六五0
别无分店闻酒香
李白无酒诗不畅
一日巧遇一老农
老农姓纪话短长

六五一
老农姓纪话短长
祖藉幽州来逃荒
途中遭遇老虎劫
李白放箭恶虎亡

六五二
李白放箭恶虎亡
恩公恩情永不忘
纪翁捧出家窖洒
李白饮后吟诗章

六五三
李白饮后吟诗章
望天门山诗豪放
后来纪翁开酒肆
太白酒家作旗幌

六五四
太白酒家作旗幌
世人慕名争相往
吝啬鲁人店萧条
大方纪翁生意旺

六五五
大方纪翁生意旺
李白纪翁佳话长
李白作诗祭纪翁
纪叟黄泉仍流香

注: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第一次去安徽省的采石矶游历,先遇鲁姓酒店蒙辱。后逢故人赠酒诗兴。写下了千古名诗《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纪翁去逝后,李白祭诗泣心。诗云:"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李白与这位平凡老人之间的情谊,结缘于酒,又因诗而流传至今。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88)
周阳生


一一二,静夜思床疑之惑

六五六
纪叟黄泉仍留香
今探床前明月光
李白一首静夜思
任将月色变成霜

六五七
任将月色变成霜
辞海井栏即为床
疑是并非是怀疑
此疑比拟很恰当

六五八
此疑比拟很恰当
误将此床当卧床
只因不知字本意
所以才囧小荒唐

[注]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短意深,自然真切。但对此诗的"床",世人多认为是"卧床之床",误解了诗意,闹出了笑话。又如李白《长干行》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如此床是"卧床",那么小童会骑竹马绕卧床玩吗?显然不在情理之中。
再说"疑",李白《望庐山瀑布》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疑是"与《静夜思》中的"疑是",都是拟似之意,而非怀疑之意。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89)
   周阳生


一一三,王维赋诗讽宁王

六五九
所以才囧小荒唐
今说李宪花心郎
府中妻妾已成群
见花就采如色狼

六六0
见花就釆如色狼
行为举止很荒唐
李宪本是玄宗兄
不思辅政在朝堂

六六一
不思辅政在朝堂
卖饼小哥妻遭殃
小哥妻子面宛花
腰姿又如柳轻扬

六六二
腰姿又如柳轻扬
李宪偶见心花放
嘱奴打听何家女
强卖回府金屋藏

六六三
强卖回府金屋藏
可怜市井卖饼郎
美人被夺夫君爱
终日无笑面愁伤

六六四
终日无笑面愁伤
王维知情气难张
借写当年楚文王
讽刺宁王伤天良

六六五
讽刺宁王伤天良
暗喻夺美太荒唐
宁王见诗方醒悟
归回美人返家乡

六六六
归回美人返家乡
美人笑脸桃花放
叩谢王维诗救情
坊间传说佳话长

[注]1,公元前680年,楚文王将息国打败,霸占了拥有绝代容貌的息夫人,因息夫人貌若桃花,又被称为"桃花夫人”。息夫人在楚宫三年,因思念夫君,终日寡言,没有与楚文王说过一句话。
    王维见卖饼郎娇妻被宁王强卖后凄戚之状,于宁王家宴时,吟诗以讽其荒唐。王维诗曰:"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时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宁王还算识趣,幡然醒悟而放美人回家团圆。王维用一首诗挽救了两个人的命运,没有让息夫人的悲剧重演。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90)
周阳生

一一四,钱起梦中得佳句


六六七
坊间传说佳话长
钱起梦中闻诗唱
醒来不见人踪影
原是诗心入梦芳

六六八
原是诗心入梦芳
钱起游玩到镇江
诗名并肩郎士元
十大才子数钱郎

六六九
十大才子数钱郎
钱起更善五言唱
诗风清雅音律工
诗说山水与友往

六七0
诗说山水与友往
梦得佳句记本上
一曲终了人不见
百江峰上笼青帐

六七一
百江峰山笼青帐
天宝十年省考忙
考题要求五言律
湘灵鼓瑟作诗章

六七二
湘灵鼓瑟作诗章
钱起才思随梦狂
句如泉涌洋洋洒
千古名作出考场

[注]钱起与李端、韩翃、卢纶等人并称为大历十大才子。与郎士元齐名,合称为"钱郎"。
钱起梦中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佳句。后在省考中应题《湘灵鼓瑟》作出千古名篇《省试湘灵鼓瑟》,一举奠定了其在诗坛的地位。钱起诗云:
善鼓云和瑟,
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
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
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主考官阅卷叫绝,为诗中湘神仍凄婉绝美而感动。认为开篇扣题,风格空灵高远。我认为全诗最妙的金句就是钱起梦中所得之句"曲终人不见,江山数峰青"。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92)
周阳生

一一六,红叶题诗得姻缘

六七七
赢得佳人共芬芳
红叶题诗佳话长
云溪友议题红怨
唐朝范摅记周详

六七八
唐朝范摅记周祥
唐朝学子于祐郎
见一红叶溪中飘
叶上宫女诉孤肠

六七九
叶上宫女诉孤肠
于郎撷读倍思乡
流水太急深宫闲
飘至坊间感动郎

六八0
飘至坊间感动郎
于祐吟诗写叶章
走到上游水中流
思恋宫女情深长

六八一
思恋宫女情深长
于祐仕途又无望
转到官员韩咏家
教人读书度日长

六八二
教人读书度日长
碌碌无为耗时光
一日听说宫遣女
三十宫女流官坊

六八三
三十宫女流官坊
韩咏择女许于郎
宫友姓韩人美貌
于祐惊喜心花放

六八四
于祐惊喜心花放
不日成亲入洞房
韩女惊见郎藏叶
竟是自已漂流章

六八五
竟是自已漂流章
随即取出叶一张
惊得于祐似做梦
叶笺上面郎诗藏

六八六
叶笺上面郎诗藏
夫妻二人缘分长
后世版本传佳话
红叶结缘佳话觞

[注]故事最早载于唐朝范摅后《云溪友议-题红怨》。后来北宋秀才刘斧在其《青琐高议》中收录了一则文人张实所写的《流红记》。唐僖宗年问,学子于祐所拾叶笺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于祐回叶笺诗云:"独步天沟岸,临流得叶时。此情谁会得,肠断一联诗"。
故事虽带传奇色彩,但却反映了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叶寄情,因诗结姻,不失为一段传奇佳话。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93)
周阳生

一一七,门上题诗得良缘

六八七
红叶结缘佳话觞
今日探秘唐崔郎
崔郎大名叫崔护
门上题诗得娇娘

六八八
门上题诗得娇娘
本事诗中记端祥
当年进士未考中
落第之人心惆怅

六八九
落第之人心惆怅
闷闷不乐闲游逛
逛到一处大庄园
满园桃花正绽放

六九0
满园桃花正绽放
上前敲门欲观赏
开门姑娘桃花面
一对眼睛水汪汪

六九一
一对眼睛水汪汪
微微一笑酒窝藏
崔护佯意讨水喝
复与美女话家常

六九二
复与美女话家常
天色已晚升月亮
崔护方行礼辞去
依依不舍三回望

六九三
依依不舍三回望
姑娘仍然倚门旁
含情脉脉望崔护
两心四目情难忘

六九四
两心四目情难忘
隔年同日又造访
门上挂了铁将军
怏怏崔护心失望

六九五
怏怏崔护心失望
门上题诗诉衷肠
几日过后又访园
闻听门内哭声响

六九六
闻听门内哭声响
崔护闻哭心紧张
哭翁原是姑娘爹
悲伤女儿殒在床

六九七
悲伤女儿殒在床
崔护见状哭断肠
抱住姑娘诉别情
泪流满面湿衣裳

六九八
泪流满面湿衣裳
句句含泪情深长
姑娘忽然睁开眼
深情泪眼望崔郎

六九九
深情泪眼望情郎
一年之别相思长
姑娘惜情日憔悴
月复一月命险殇

七00
月复一月命险殇
奄息之时又见郎
奇迹发生人苏醒
黄泉路上又还阳

七0一
黄泉路上又还阳
老翁见状心花放
愿将女儿嫁崔护
悲喜姻缘佳话长

[注]崔护终于在唐贞元十二年(796年)考取了进士。这段悲喜姻缘记录在唐朝孟棨编写的《本事诗》中。
崔护所题门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个悲喜姻缘的故事,充分显示了爱情的魅力,直令人会生死相许。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94)
周阳生


一一八,李贺锦袋藏诗句

七0二
悲喜姻缘佳话长
李贺诗句藏锦囊
七岁曾作高轩过
韩愈皇甫俱欣赏

七0三
韩愈皇甫俱欣赏
李贺诗名传世上
自言汉剑当飞去
无奈仕途极不畅

七0四
无奈仕途极不畅
只任九品奉礼郎
郁闷心情不得志
闲逛市井寻锦章

七0五
闲逛市井寻锦章
灵感一来笔记忙
身背锦包装诗句
晚归挑灯续诗觞

七0六
晚归挑灯续诗觞
虫响灯光萤萤亮
辛苦写诗释颓意
宵寒病体伴药汤

七0七
宵寒病体伴药汤
李贺一生诗痴狂
有生之年写组诗
南园十三成绝唱

[注]李贺于唐元和八年(813年)辞官回乡,因常年辛苦写诗,加之仕途不顺,心情郁闷,病体日衰。他有生之年最后的组诗《南园十三首》成为绝唱。吾最喜欢其六,诗云:"
寻章摘句老雕虫,
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
文章何处哭秋风"。
一诗尽显苦诗者的心酸与无奈。吾作为耕诗者,穿越而共鸣,怆然而涕下,诗者,李贺。伟哉,诗章。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95)
周阳生

一一九,古代画家地位低

七0八
南园十三成绝唱
唐朝画家蒙冤枉
朝野只崇诗文事
画家难以立朝堂

七0九
画家难以立朝堂
如若皇帝把画赏
奴仆差使便随至
起早贪晚当画匠

七一0
起早贪晚当画匠
其中滋味苦难尝
著名画家阎立本
告诫后辈莫效仿

七一一
告诫后辈莫效仿
千万莫把画工当
低人一等没出息
重文轻画太荒唐

七一二
重文轻画太荒唐
史书典藉记端祥
赫赫有名顾恺之
同样被嘲在史坊

[注]古代画家的社会地位一直不高,因为人们认为在"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下,绘画是"壮夫不为″的雕虫小技,不入仕流。就连画家自已也自轻自贱,并告诫后人千万不要学绘画,以免受役受辱。据《晋书-文苑传》载:"顾恺之,尤善丹青,图写特妙"。但在文苑传中仍被贬为"尤信小术”。
    另据《旧唐书-阎立本传》记载:"立本,尤善图画,工于写真"。太宗赏识立本,却当堂击数,令立本随咏诗而绘画。累得立本俯伏池侧,手挥丹粉,汗流浃背,不胜愧赧。回家后告诫其子曰:"吾少好读书,缘惜染翰,颇及侪流。唯以丹青见知,躬厮役之务,辱莫大焉!汝宜深诫,勿习此末技"。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96)
周阳生

一二0,黄袍加身出于唐

七一三
同样被嘲在史坊
黄袍加身出于唐
李渊高祖御用色
臣民擅用入牢房

七一四
臣民擅用入牢房
皇权象征兴大唐
皇袍上面五爪龙
效仿尧帝崇土黄

[注]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称帝而"黄袍加身″。黄色成为皇权象征始于唐高祖李渊。王懋《野客丛书-禁用黄》记载:"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
"终始五德说″是战国时期阴阳学家所提出,他认为,历朝历代统治者遵循土、木、金、火、水五行之五德作为统治理论。而"土"为黄色,且李渊想效仿尧帝的"土德",故而将黄色作为皇权的象征,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97)
周阳生


一二一,赵匡胤悔未迁都

七一五
效仿尧帝崇土黄
匡胤悔未迁洛阳
开封古城平原地
易攻难守国终殇

七一六
易攻难守国终殇
金兵铁骑无阻挡
宋朝无力抗外敌
气数终尽元登堂

七一七
气数终尽元登堂
匡胤悔未迁洛阳
洛阳古城天下中
九朝古都风水旺

七一八
九朝古都风水旺
山河拱戴有屏障
抵御外敌易于守
天然屏障保八方

[注]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3月,赵匡胤出巡洛阳后,想从开封迁都洛阳,但遭群臣激烈反对而放弃,史称"迁都之议"。如当时迁都洛阳,金国也不会那么顺利的攻破都城,导致宋朝灭亡。据历史记载,赵匡胤在放弃了迁都洛阳的计划后,忧心忡忡地说:"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意思为平原都城的防务军费、兵力过大,而导致国库枯竭,民不聊生。赵匡胤的忧心之言,在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变成了现实。金国挥戈南下,包围了开封,第二年北宋灭亡。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98)
    周阳生


一二二,趣谈北宋《百家姓》

七一九
天然屏障保八方
今日探秘行史坊
赵氏开头百家姓
人口不多占头榜

七二0
人口不多占头榜
只缘赵氏当帝王
宋朝书生启蒙说
顺口溜子流传广

七二一
顺口溜子流传广
钱孙李氏紧跟上
吴越国王叫钱氏
正妃孙氏亦登堂

七二二
正妃孙氏亦登堂
国王李氏出南唐
周姓为何屈第五
只缘书生无史章

七二三
只缘书生无史章
不知赵姓出何方
姓纂考证曾记载
赏城之人周穆王

七二四
赏城之人周穆王
受封之地赵城旺
造父受封改姓赵
颛顼帝孙史流芳

[注]1,《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钱塘书生编写的启蒙读物。四字一句的韵文,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2,据《姓纂》考证,赵姓的来历是"帝颛顼伯益赢姓之后,益十三代至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赵城,因以为氏"。
3,赵氏家族显赫,春秋时期,造父的后代赵衰辅佐晋文公重耳称霸。春秋未期与同为贵族的韩、魏两家瓜分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后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到了宋代则成了王朝的统治者。
4,探秘之余,吾想,当时如果编《百家姓》的书生,了解赵姓的来历,会不会就不敢将周姓排在第五,而排姓忘根了。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99)
周阳生


一二三,一首半诗宋太祖

七二五
颛顼帝孙史流芳
宋朝太祖是武将
首创长拳名太祖
拳路豪迈传于坊

七二六
拳路豪迈传于坊
六大名拳占一榜
后来发明盘龙棍
三节双节连环响

七二七
三节双节连环响
开国皇帝爱书香
信奉文官治天下
文人纷纷立朝堂

七二八
文人纷纷立朝堂
辅佐朝政当宰相
太祖虽然重文治
无奈自已无华章

七二九
无奈自已无华章
吟月无句心惆怅
帝前曾作咏初日
帝后半首明月光

七三0
帝后半首明月光
绞尽脑汁无续章
索性作罢理朝政
太祖遗憾心中藏

[注]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武将出生,但他酷爱读书,并认为"武官打天下,文官治天下"。所以宋朝重用文臣,广开科举。如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等文人都纷纷官居高位,文人为相者众多,历朝少见。
赵匡胤虽然重文,但自已一生却只写了一首半诗,一首《咏初日》是在当皇帝前写的,诗云:"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水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逐退月″。太祖这首诗虽属打油诗类,平仄韵律不讲究,但立意不凡,有气吞山河之帝王之气。
赵匡胤当了皇帝后,也想学文人写诗,可是苦于无灵感。一日夜晚政闲散步,见月朗星稀,便偶得二句:"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可后面的句子怎么也续不好,只好作罢而一心理政了。
探秘之余,吾诗兴悠闲,续太祖残诗而铭。
《七绝-咏月遥寄宋太祖》
周阳生

未离海底千山墨,
才到中天万国明。
皓月回轮有圆缺,
难盈太祖爱诗情。

七言乌龙诗
史海探秘(100)
    周阳生


一二四,才貌花蕊多薄命

七三一
太祖遗憾心中藏
后蜀孟昶误国殇
孟昶荒淫宠花蕊
无心理政荒朝纲

七三二
无心理政荒朝纲
九六五年国灭亡
北宋太祖赵匡胤
前朝慧妃后宫藏

七三三
前朝慧妃后宫藏
无奈花蕊思孟郎
花蕊本是前朝妃
寝室悬挂孟昶像

七三四
寝室悬挂孟昶像
惹怒太祖火三丈
性情刚烈花蕊妃
一头撞死在宫墙

七三五
一头撞死在宫墙
太祖后悔赐厚葬
坊间另有一版本
太祖之弟射嫂亡

七三六
太祖之弟射嫂亡
社禝为重话堂皇
坊间流传弟妒兄
红颜薄命花蕊殇

七三七
红颜薄命花蕊殇
才貌惊艳两帝王
花蕊词入全唐诗
才思敏捷出口章

[注]1,据《十国春秋-后蜀-慧妃徐氏传》记载,花蕊夫人本姓徐,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后主孟昶的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她不仅美若天仙,还颇有才气。《全唐诗》收录了数十首花蕊夫人所作的《宫词》。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全诗描写后宫生活,生动有趣。花蕊夫人喜爱芙蓉花,孟昶就命人在成都广植芙蓉,一时成都"四十里为锦绣",这也是成都被称为"芙蓉城"的由来。
2,公元965年,北宋灭后蜀,花蕊与孟昶被俘,花蕊词泣:"初离蜀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绵绵,马上时时闻杜鹘”。用杜鹃滴血表达亡国被俘的凄凉之情。
3,赵匡胤早就听闻花蕊夫人的才名,并旨召其面赋,花蕊夫人不假思索,脱口而吟:"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花蕊夫人这首诗,不卑不亢地描述了对后蜀将士的鄙视与无奈。
4,另据《闻见近录》、《铁围山丛谈》等野史记载,说花蕊夫人是被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借口"红颜祸水"而射杀。
5,搁笔之余,闲吟七绝,穿越时空,遥惜花蕊。
    七绝-寄花蕊夫人
          周阳生

史海舟中泣杜鹃,
红颜薄命何人眷?
沉鱼落雁天姿殊,
闭月羞花谁惜见? 



 

  • 上一篇: 【周阳生】七言乌龙诗史海探秘连载1-50(一部)
  • 下一篇: 【周阳生】五律-和唐代柳宗元《梅雨》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8 金石秀水文学艺术网电话 13201781298 QQ:307816818 微信:13201781298陕ICP备07006134号